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鄂伦春民族文化展示启幕:尽现传统游猎民族神韵

时间:2014年02月07日 1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5日电 题:鄂伦春民族文化展示启幕:尽现传统游猎民族神韵

  作者:乌瑶

  “我们这次就是以《勇敢的鄂伦春》作为载体,配合以展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旨在传承、发扬、推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鄂伦春自治旗宣传部副部长张子成告诉记者。

  5日下午6时许,鄂伦春自治旗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拉开鄂伦春民族文化展示活动大幕。在新春之际,鄂伦春自治旗将传统的森林狩猎文化带进城市,为大家展示鄂伦春——这一古老游猎民族的文化魅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鄂伦春族是传统游猎民族,目前在中国仅存约8600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新中国成立前,他们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几乎所有男子都是优秀的骑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他们对各种野兽的习性和生话规律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狩猎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

  鄂伦春自治旗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素有“北国碧玉”、“鲜卑民族发祥地”之美誉,目前该旗有鄂伦春族人2,754人,其中鄂伦春族猎民965人。

  按照日程,此次展示活动以鄂伦春民族大型舞台剧《勇敢的鄂伦春》展演为主要内容,同时举行鄂伦春民族原生态非物质文化展示、旅游宣传活动。

  当晚8点,大型民族舞台剧《勇敢的鄂伦春》准时开始,在一个余小时的演出过程中,表演者们身着民族服装、头戴鹿帽,载歌载舞、又跳又闹,活灵活现地再现了鄂伦春民族围绕狩猎所展开的种种生产活动。占卜、送行、祭神、围猎、打猎归来、欢庆篝火……这一幕幕场景在各种各样森林背景的映衬下轮番上演,将鄂伦春民族热情、乐观、勇敢、积极的心态勾画得淋漓尽致。

  据团方提供资料显示,本次《勇敢的鄂伦春》共演两场,另一场计划于6日晚开演。演员队伍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7岁;鄂伦春族演员比例占到45%,群众演员均来自猎民村、城镇的鄂伦春族群众。

  在演出场地外的剧院大厅中,《鲜卑根祖源·神秘鄂伦春》展览也早已拉开了帷幕。开放式展厅一分为二:一面搭建起鄂伦春传统房屋“仙人柱”,计划进行鄂伦春舞蹈、民俗技艺等动态展示;另一面用文物、图像、文字等静态地呈现鄂伦春的森林狩猎文化、非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和拓跋鲜卑民族历史文化。

  观众王晓欢告诉记者,刚看完台上演的鄂伦春狩猎,觉得很震撼;马上又看展览,近距离看到那些古老的弓箭、枪,还有传统的服装,突然发觉离鄂伦春很近,觉得很奇妙。

  记者在展览现场还看到了两位来自白俄罗斯的阿姨,她们看得津津有味,还拉着家人与现场身穿民族服饰的讲解员在布景前合影留念。

  展览策划人、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馆长王艳梅告诉记者:“展览从下午就开始了,计划后天返程。我们希望能够展示鄂伦春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森林民族文化的魅力,引领人们透过展览窗口赏析民族风采、历史神奇。”她还特别表示,除了鄂伦春民族文化,本次展览还带来了鄂伦春自治旗的其它“看点”:如远古文明、地理风貌、鲜卑文化、旅游资源等。(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