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2月7日电 (记者 关向东张茜翼)“在大陆和大洋两种文化拉扯中不断变幻的海南文化非常独特,一直以来却被误读、被误解。我们从历史书上读到的海南是个连苏东坡一去都要哭,都要做棺材的地方,它怎么跟我们所见的有这么大的不同?!我们尝试着从海南视角讲海南故事。”
春节期间,七集人文纪录片《海之南》,在海南当地电视台反复播放。有别于以往的大叙事手法,这部片子对海南历史、人文、风物进行了细腻的、可触摸式的讲述,《沉香》、《花梨》、《滋味》、《人家》、《海口》、《祖宗海》……吸引了对海南本土文化陌生的人们,在当地引起了一场关于海南文化自觉的讨论。
该片的总导演周塬、执行总导演张彬新春接受了中新网采访,讲述为了用影像从真实的、可触摸的角度讲述海南,受了多少“煎熬”,收获多少“感动”。
“在大陆的其它地方,像北京、西安、南京,要做一个东西,无穷无尽的资料摆在你面前,你不需要再做更多的文化发掘。”周塬感慨,海南的历史影像档案非常有限,“没有巨人的肩膀能踩一脚。”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探险记者克拉克和他的同伴们到海南拍摄了纪录片《海南红山之外》,画面展示了海口新兴港口之城的繁华、深山黎族百姓的生活。正是这些无声画面,海南岛开始被世界所认识,也是《海之南》少有的可以的借鉴历史影像资料。
除了从档案馆、海口老街寻找旧影萍踪,摄制组甚至在文物地摊上搜索老报纸。《海口》一集执行导演张彬说:“海口在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风雨飘摇,经历着一种文明拉锯,一直在夹缝当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城市气质不易捕捉。直到拍摄前几天,忽然觉得闻到了这个城市的气味,就跟着感觉走进去了。”
“1911辛亥革命发生,人们与封建王朝开始做割裂,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在变,海口也在变,比如剪辫子。那个时候我们查到的贸易记录是海口骑楼老街上西洋礼帽脱销。因为大家都剪了新发型,都很难看,所以都买帽子。1915年、1916年海口与南洋的贸易活跃起来,来自海外的侨汇非常踊跃。那两年,海口老街一下子就‘长’出来了,很神奇。1916年海口有了自己的电厂,可以从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持续发电。到了1916年7月,海口有了第一家制冰厂,可以在24小时内生产24块50磅的冰块。”一个南洋风的小城繁华,通过这些真实的细节呈现了出来。
在周塬看来,《祖宗海》一集分量最重。
“哪里有钱赚,就把船开到哪里去”。三沙,是琼海潭门渔民生计生活的摇篮,潭门人叫它“祖宗海”。苏承芬,依靠一本祖传《更路簿》闯荡南海50年而未发生任何不测;伍书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启南沙的第一人;麦运秀,遭受外国非法抓扣却表现出不屈的民族大义。三个木帆船时代潭门老船长的命运,与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疆联系在一起。
“让人最放不下的是麦运秀。他是当时潭门镇渔民中唯一一个读书读到高中的,自己能写诗。1995年,他挣了一些钱,贷款买了新船,兴致勃勃去了南沙。”
那年3月25日,麦运秀和另外三艘琼海渔船在南沙作业时遭到菲律宾当局的非法扣押,包括他在内的62名中国渔民遭到非法逮捕。在随后的十个月里,菲律宾法院以所谓“非法入境罪”对我船员进行审讯。麦运秀拒绝签字承认闯入菲律宾领海,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牢狱之灾。最后他被国家接回来,但就一直没有能力再购船出海了。
“那样的时候,他是怎么思索国家的问题,怎么把自己的命运跟国家联系在一起的?!那一趟他连船带货被菲律宾扣押了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如果签了字,就能全带回来。”周塬对这样一个镜头不能忘怀,镜头里麦运秀摸着因生活窘困过早离世妻子的墓碑说,“卖国家的领海,这事我不干!”
周塬感慨:“你会觉得这些老船长,他们就是南海的脊梁。”
在中新网的采访间,周导留下的墨宝曰“沉浸其中”。“片子播出了,我对海南的了解好像刚刚开始。有别于中原文化独特而多元的海南文化,是海南自信的底蕴,希望未来看到更加自在、自觉的海南本土文化表述。”(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