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寒暑,徐老坚持创作。
20多万字书稿手写而成。
这个春节,仪征大仪镇朱桥村村民徐培园了却了一桩萦绕心头数十年的心愿——20多万字的抗战历史小说《抗日伙夫英雄》终于在他古稀之年完稿了!
“这是以仪征大仪、高邮湖西、安徽天长等地八年抗战期间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写成的。”徐培园手捧着书稿激动不已。现在,他最希望这部作品能被改编成扬州评话、影视剧,警醒更多的现代人牢记那段血的历史。受徐老所托,记者带他约见了扬州评话青年艺术家马伟。马伟连称,这一题材非常珍贵!
1
打鬼子的故事记了十多本
积累资料40年
光阴流转到四十多年前,徐培园在大仪从事文书工作,听说了大量抗战事迹。那时,他就萌生了把古镇军民打鬼子的故事收集整理成书的念头。
后来成了当地报道员的他,有了采访机会,便做起了有心人。“凡听到有关打鬼子的故事,就用笔一一记下来。先后记了十多本。”
徐老说,当时工作忙,既要刻钢板印文件又要写新闻。“有时,一写就是几个日夜。2002年,大仪镇抽调我整理编写抗日战争史料《群英谱》,走访当年投身于抗战的老党员、老战士和群众。其间,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伙夫缪大恒智送据点情报、救出被鬼子打入水牢的无辜同胞的事迹。”
徐培园回去,找出当年自己记录的文本,有的泛黄了,有的被蛀蚀了,心疼不已。一退休,有了空暇,老人就下定决心要把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铭刻进书里,永远定格。
“当时觉得自己写书,简直是痴人做梦。”徐老说,自己文字功底浅,于是便借助工具书、字典,“就像老太太攒鸡蛋,查一点写一点。”用的是20年前的秃笔劣墨。
这部抗战历史小说的书稿共有厚厚的两本,是徐老手写的,一笔一画,墨迹之中饱含心血。
2
根据抗战真实故事创作
遍访当地老人
徐培园收集的抗日战争资料有20多万字。当地那些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他几乎都走访过。“那时无论老幼,都受到过鬼子的欺辱。妇女不敢上街,有的逃到了乡下也遭不测。”
“这本书稿是根据斗智斗勇的抗战真实故事创作的。”徐老说,局部情节在采写中因老人们的记忆模糊,略做修删。
《抗日伙夫英雄》男一号名叫缪恒,说的就是当年缪大恒这位草根英雄的壮举。
“上世纪30年代,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徐培园说,一个伙夫,心怀爱国心,手操精湛厨艺,身凭超人胆魄,只身潜入鬼子的据点,先后营救出500多名军民,最后不幸殉难。
徐老一辈子种田,也苦了一辈子。“老了,就想把这些星星点点的史实串联起来,留于后人。”
徐培园说,当地历经磨难的老人们都知道抗日伙夫的事迹,“50岁以上的老人,估计60%都听说过。”
说起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徐老悲愤不已,双手紧攥。“鬼子烧房子、杀人,血流成河啊!有的老人,现在提到日本鬼子,还会打寒战。”
3
记者带老人约见评话专家
盼改编成评话
“日寇侵华,我为鱼肉,腥风血雨的惨痛岁月渐行渐远,年长者偶尔提及,很多青少年对这段历史却认知不深。”徐老说,他抱病爬格子,搜索枯肠,成此书稿,就是希望当下的人们能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书稿完成,徐老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书稿能改编成扬州评话或者影视剧,让更多的人知晓受益。
“年轻的时候,拧开单管土造收音机听一段《水浒》、《皮五辣子》、《东进序曲》等津津有味,百听不厌。”徐老说,有的精彩段子甚至能熟背,劳动小憩时也能诌几句,驱散劳作的疲惫。
受徐老所托,记者带他约见了扬州评话青年艺术家马伟。马伟看完书稿称,书稿具有三“强”:警世意义强;小人物艺术性强;地域贴近性强。“这些故事都非常能打动人,而且这一题材非常珍贵。”不过,从书稿到最终搬上台,“还需要根据评话的表演需求,进行再度的创作。”
现在,徐老一边要服侍94岁高龄的老父亲,还要服侍病后初愈的老伴。“再忙,书稿的事情,也不能落下。”他托人把手写书稿翻录成电子文本,以备所需。 记者 桂国 王鑫
■情节概要
小伙夫潜伏敌营8年探情报
缪恒出身贫苦,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一家人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到最后连生计都无法维持。父母没有办法,十三四岁的缪恒只好到大仪一家饭店当跑堂。
缪恒的人生在此发生转折,他结识了抗日军官陈文。陈文觉得缪恒热心肠,而且头脑很灵光,于是暗暗把他送到上海一家非常有名的饭店学手艺,并学会了日本话。
缪恒不负所托,从上海学成归来,接到了陈文的机密任务——打入大仪北边的鬼子据点。国破家亡之际,缪恒自然深知这一决定意味着什么,身份一旦暴露,必死无疑。但缪恒决定舍命“潜伏”。那一年缪恒才19岁,他给鬼子头目做厨师,并当翻译,8年时间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机智的缪恒在鬼子的眼皮底下传递出大量情报。他根据每天伙房取米的量,来判断鬼子力量的多寡变动;他把情报用猪油皮裹起来,往鱼嘴里一塞,这样既隐蔽又防水……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