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评论:春节档电影票房火爆 更要居安思危

时间:2014年02月17日 14: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必将为中国电影史所铭记——在整个1月,单月票房总和也不过才19亿元,而大年初一到初七春节档这7天,全国影市爆棚,单周拿下14亿元!日均破2亿元的票房成绩,毫无悬念将今年春节档打造成史上最强档期。

  然而,如此惊艳的票房成绩,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取得最高票房的两部影片《爸爸去哪儿》、《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质量,观众们和影评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爸爸去哪儿》这部电影“重新定义了电影”,但也有业内人士质疑,这也能称之为电影?充其量就是大屏幕综艺节目。在一些人看来,今年春节档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繁荣,以及市场空间的广阔;然而,在一些电影分析人士看来,“这是消费的胜利,不是电影的胜利”,是“市场的成功,文化的失落”。

  不可否认的是,春节档的影视爆棚现象,是中国电影市场潜力的直接体现——随着二三线城市乃至县级城镇影院建设的飞跃发展,在一批具有观影习惯的消费者带动下,国内电影市场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壮观景象。有数据统计,春节档期间,县级城市影院票房收入普遍远超平时。然而,正如一些电影人所担忧的,这一市场潜力的大爆发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呢?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爸爸去哪儿》所迎合的春节假期合家欢的消费需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中令人炫目的特效,两部影片的话题性和故事性,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成为票房过亿元的关键。然而,即使取得了数亿元的票房,这两部影片却并未取得与票房相对应的好口碑,甚至有人刻薄地评论认为,《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说明“高票房与电影好坏无关”,《爸爸去哪儿》则证明“高票房甚至和电影无关”。于是,贺岁档之后,关于电影特效的使用,关于电影类型的创新,再次成为电影界争论的焦点。

  的确,这两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影片在取得高票房的同时,口碑上却并不令人满意。不少电影人担忧,在春节档的狂欢中,又有谁注意到那些上映仅一两日,或者票房只有10余万元便仓促下线的中小成本影片呢?春节过后,当那些带动观影的消费群体回归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之后,那些二、三线城市,以及大大小小的县镇影院,还能否保持春节档期间的票房牛市?类似于《爸爸去哪儿》、《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此类的影片,能否在其他档期取得同样的票房佳绩呢?从更长远来看,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群体真的如春节档期间这般庞大吗?他们能持续这种消费习惯吗?当前所爆发出的市场潜力能否成为未来的常态呢?

  显然,今年春节档的惊喜,也令不少居安思危的电影人看到了隐忧,即在繁荣的市场中,好口碑的国产影片越来越难以见到,而那些在形式上、营销上等内容之外取胜的影片,却通过不断高涨的票房,掩盖着国产影片在内容和口碑等真正可持续动力上的缺失。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217.6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1%。其中,国产片票房为127.67亿元,占比58.65%。这两组数据,是中国电影市场飞跃发展的最好证明,而春节档的良好开端,也在预示着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再创新高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们只满足于数字上的虚假繁荣吗?我们还将继续停留在以票房论好坏的初级阶段吗?显然,不管是在硬件设施投入上,还是在相关资本的运作过程中,中国电影都已经赶了上来。然而,如果不能在内容上取得突破,不能打造出属于国产电影的口碑,而只是追求形式的新颖、特效的炫目,以及营销的别出心裁等,当海外大片再次大规模来袭时,不管是我们投入巨大的影院等硬件,还是我们着力打造出的渠道、悉心培养起的观众,都只是为他人做的嫁衣罢了。素 淡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