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刘益谦晒影像斥伪本说:上博专家如不回应将展出

时间:2014年02月19日 10:04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刘益谦晒影像斥伪本说:上博专家如不回应将展出

  现场工作人员用高倍电子放大镜扫描苏轼《功甫帖》,分析书写特性。苏轼《功甫帖》(左)与翁方纲勾摹本背光照对比图显示,“谨”字局部,《功甫帖》游丝健劲清晰可见,翁方纲勾摹本则没有游丝;“别”字局部,《功甫帖》游丝健劲清晰可见。京华时报记者任峰涛摄

  2月18日,《功甫帖》在京亮相。买家刘益谦邀请马未都、肖平、刘文杰、易苏昊、朱绍良、陆忠、陈履生、赵长青、王凤海等收藏家和拍卖行人士以及专家到场。发布会现场通过高倍放大影像对《功甫帖》进行技术鉴定,进而得出上博“双钩廓填说”不能成立、上博三位研究员文章不能推翻由安仪周、张葱玉、徐邦达等鉴定家做出的《功甫帖》为苏轼真迹的结论。刘益谦希望上海博物馆三位研究员能公开回应此事。

  □现场鉴定

  《功甫帖》放大50倍

  当天展示的影像包括《功甫帖》1200dpi高清扫描图、6000万像素高清背光图,以及数码显微镜放大50倍效果图。上海龙美术馆以PPT的方式,从纸张厚度、书写特性等方面对其所持《功甫帖》藏品与翁方纲勾摹本做对比。现场工作人员用手持式无线视频数码设备,对平铺在桌上的《功甫帖》进行了50-200倍的现场放大扫描,呈现在投影仪的幕布上,以证实技术鉴定结果中提到的某些论证,整个展示过程约5分钟。发布会全程,刘益谦收藏的《功甫帖》被悬挂在台上约3米高的玻璃橱窗里,并有2名安保人员负责看守。

  鉴定结果为自然书写

  上海龙美术馆执行馆长黄剑展示了《功甫帖》检验报告。黄剑分析,在相同背光光源下,《功甫帖》用纸比翁方纲勾摹本用纸厚,不适合用来勾摹。功甫帖纸厚为0.235m,翁方纲勾摹本纸厚度为0.166mm。

  黄剑还从书写特性上,分析《功甫帖》为自然书写,比如“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中的“议”字交叉处、回锋提笔处墨色较浓,而翁方纲勾摹本该处墨色较淡,“谨”字在《功甫帖》中肉眼无法看到的“游丝”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到,而“游丝”在翁方纲勾摹本上并没有。另外,他还从自然书写的运笔粗细变化、墨色和勾的线吻合程度、填墨是否均匀等方面比较两者。另外,他称功甫帖上的个别不自然处,为虫咬后的修补。

  在做《功甫帖》高清影像与技术鉴定结果情况说明中,黄剑还援引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对功甫帖所做的技术鉴定,指出功甫帖用纸与北宋李建中《同年帖》、苏轼《致知县朝奉》为同一种纸张。黄剑还分析称功甫帖笔法特征符合苏字典型特点。

  印章提供明确线索

  现场黄剑还分析了《功甫帖》上的印章,称“义阳世家”印章的发现,以及它与宋代傅氏家族的关系,为《功甫帖》的早期递藏史提供了线索。

  黄剑称《功甫帖》整幅右下“世家”半印,与左下残印“义”应合为一方印“义阳世家”,他表示“义阳世家”为两个半印,上博报告中未能分析出这点。黄剑解释,从图像比对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印章与《私诚帖》《真诲帖》等北宋名迹中的“义阳世家”印章相一致。《真诲帖》和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欧阳询《千字文》中的“莆阳傅氏”、“清叔玩府”等印鉴和宋傅洵美《义阳世家事略》等宋代文献,则进一步把“义阳世家”印鉴的所有者,推向了宋代的傅氏家族,从而使《功甫帖》的早期递藏史出现了明确线索,证明其为北宋作品。

  □对话刘益谦

  若无回应 将如期展出

  京华时报:听说你还邀请了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前来观看《功甫帖》的“体检”。

  刘益谦:是的,我们曾邀请过上博的三位专家来“体检”现场,给大家讲讲他们的鉴定理由,但至今没有看到他们有人来。我一直觉得上博专家的做法不够严肃。我认为,没看原作之前就拿出肯定意见,这是突破鉴定行业底线的。没有看原作,如何做鉴定?

  京华时报:有专家认为针对《功甫帖》的真伪问题,仅仅依靠一次高科技的鉴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不会产生令人信服的结论。那么你想通过这次高科技“体检”《功甫帖》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刘益谦:这次北京之行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我想让大家都来看看《功甫帖》真迹,近距离用高倍放大镜放大了观看,等看清楚了《功甫帖》实物后再做进一步研究。我希望通过严谨的学术辩论,让有关《功甫帖》的相关疑点越来越清楚。我们希望上海博物馆三位研究员能够对我们的结论公开回应。

  京华时报:1月28日,同为收藏家的颜明先生,曾给你发了一封公开信,披露了《功甫帖》交易内幕,还说曾帮你请教了上博和故宫专家,得到的答复是一致看假,并认为作伪水平不高。他(颜明)通过电话和短信向你转达了专家意见,可这些意见并未引起你的重视,你坚持拍下了《功甫帖》。

  刘益谦:我认识颜明差不多20年了,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朋友,我也不知道颜明出于什么目的来指责我,所以也没办法表态,只是感到遗憾。在未见到颜明之前,我对公开信里的内容不做评价。

  京华时报:此前你曾透露,《功甫帖》将于3月28日在上海龙美术馆浦西馆开馆之日公开展出。对于一件尚未被公认为真迹的作品公开与公众见面,你是否考虑到存在的风险,是否会给读者造成误导。

  刘益谦:这件事最终取决于上博三位专家,如果他们没有在3月28日之前做出回应或者提出新的证据,说明他们推翻了自己此前的“双钩廓填说”。《功甫帖》将确定于3月28日展出。我们可能没有耐心等待他们那么长的时间,他们三十年不回应难道我们三十年就不展出?当然展出的前提是,我们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它是真迹。

  □业内说法

  萧平 未见实物勿下结论

  徐邦达的弟子、著名书画鉴赏家萧平在发言中表示,此次是他第一次见到《功甫帖》真迹,之前都是在苏富比拍卖图册上看到的。萧平认为真迹和印刷品差距较大,实物只要仔细看,不需要高倍放大就能够看到运笔的先后,从而可以判断《功甫帖》是书写,而不是双钩廓填的。他指出宋代的纸张不像现代的宣纸有强大的吸墨能力,而苏东坡的书写,墨比较浓,下笔比较慢。

  对于龙美术馆方面给出的《功甫帖》鉴定结果,萧平表示赞成。他表示通过研讨会的方式来做学术讨论非常好,并建议文物机构也可采纳。萧平认为在没见过实物的情况下妄下结论,结果往往是不科学的。

  马未都 质疑也需“有序”

  马未都在发言中谈到,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媒体发布会。他认为像《功甫帖》这样的作品受众会比较窄,却没料到全国人民都关注此事,迫使龙美术馆和刘益谦先生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这个报告。他说:“我今天不站在刘益谦这头,是站在公正的角度。”

  对于《功甫帖》的真伪,马未都表示:“作品我无权说话,我是外行。”谈到真假论争,他认为即使在事后不久上海博物馆就出面澄清这次论争与他们无关,只是三名研究员的个人行为,但是公众没有人将他们三人看成独立个体,关注的还是他们所代表的上海博物馆的权威。马未都建议这些质疑者应该先在学术专刊上发表论文,然后再由媒体报道,现在顺序颠倒,造成了负面影响。京华时报记者高宇飞汤志园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