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乐团演出费攀比成风 评:观众自有丈量

时间:2014年02月24日 09:07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我们的艺术团体从来都不在艺术水准和艺术创作上攀比,只会在要钱上攀比!演出费动辄比世界一流乐团还要高。现在政府和市场终于不买账了,这是理性成熟的表现。”元旦过后,面对2014年新年档期的演出市场某大剧院总经理发出如此感慨。

  据业内人士透露,也就在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数家一流交响乐团的演出费连续大幅度涨高。据了解几年前这些乐团演出费每场在20万-30万元,相隔没几年已经涨到了如今的50万-60万元/场,甚至更高,上涨率之迅速达到100%。

  几家乐团的演出费成攀比着涨价的势态,谁的演出费高,谁的地位就高,也就更尊贵。有名团相关领导坦言,“我们的艺术水平与国际一流乐团也差不多,也是一个泱泱大国的乐团,演出费凭什么要比人家低呢?这是我们尊严、地位的标志”。暂且不谈乐团艺术上如何,我国有些名团的演出费目前的确已经高于一些欧美一流乐团。

  一流乐团的演出费高于二流三流团理所当然,可是这已不是一流和二流间的问题,而是一流乐团之间相互攀比的问题,用谁的演出费高来争排名、争地位、争尊贵。攀比的结果导致演出费越喊越高,结果让演出商望而兴叹,让大家统统丢失演出市场。乐团演出费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的认可。演出费的高低由不得乐团做主,也不由演出商做主,它是由广大观众决定的,你可以价格高,我可以不买账。

  对于乐团来说,政府补贴等等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乐团演出费和乐团自身举办的演出季的票房收入也应该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忽视不得,乐团需要在市场上进取,不能只打算靠在政府身上。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漫天要价不但使乐团减少了赚钱的机会,也丢失了应有的演出场次,使得观众不容易欣赏到国内名团的演出,进而使国家对乐团进行补贴的意义缩水。

  这些状况造成了我们自己乐团在市场中的缺位,使一些打着欧美名团旗号的乐团有空子可钻。他们演出水平低下,事故频发也是事实,让中国观众深受伤害。

  这些国内名团的高额演出费仅对国内市场而言。相对来讲名团大多拥有较多出国演出的机会,那么他们向国外演出市场又收取了多少演出费呢?据悉,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交响乐团在国外的演出可以收取到一些费用的不多。可想而知,海外演出大都需要倒贴钱。与之相反,一般外国名团来华演出往往收取的费用要比在本国高。衷心希望我国名团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早日从国际市场上赚到更多的演出费用。

  一道“限奢令”使大多数院团举步维艰,相信这个阵痛是暂时的,是喧嚣的泡沫破碎以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的必然过程。理性的市场对艺术创作、演出呈现良莠之评价必然也是理性的。市场自然会评判出艺术创作质量的高下,自然会评判出演出技艺质量的高下,进而市场会界定出与之相吻合的经济价值。乐团要比就比艺术创作,就比演出技艺。

  音乐人梁和平日前说:当下为什么没有好的市场?为什么少有好的艺术作品?其实就是人们在攀比什么的问题,受名利的牵绕太多。第一,艺术创作上,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名利而创作,不能静下心深入了解更多作品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更多的可以为创作提供保障的资料;第二,呈现作品的技艺上,大多缺少对作品的研究和理解,局限于“技”本身;第三,成名艺术家难以对自身有所突破,都是因为最终摆脱不了对“名”的欲望。

  市场就是观众,观众就是一把衡量艺术创作、演出技艺好坏的尺子,怎么比,比出了什么,观众自有丈量。吴园园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