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国家免费提供“新华字典”惠及1亿农村中小学生

时间:2014年03月10日 15:3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2013年,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人手一册《新华字典》。 安徽省新华书店供图

  2011年7月,广西乡村儿童获赠《新华字典》。 商务印书馆供图

  一年一度春风暖。3年前,在全国两会期间,数十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建议将《新华字典》纳入“两免一补”政策;两年前,财政部和教育部出台政策,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去年,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近1亿名农村中小学生得到《新华字典》——

  “将字典这种工具书纳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内,在制度保证方面形成了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切实解决了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小学生缺字典的问题,从根本上推动了教育公平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说。

  回顾《新华字典》成为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过程,是中央重视、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媒体全程推动、社会各界汇聚大爱,才共同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生缺乏字典这一文化民生问题。

  为梦想插上翅膀

  2010年12月,中央电视台报道,广西大石山区的孩子缺乏正版《新华字典》,各种错漏百出的盗版字典充斥校园。此条消息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2011年1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亲自主持“新春走基层”座谈会,听取了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广西字典情况的汇报,对广西等中西部贫困地区很多中小学生缺乏字典的情况高度重视,要求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工作,多提供群众生产生活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办实事、办好事,送温暖、献爱心。在这次会议上,刘云山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群众的关注点,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通达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集中宣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成效。

  据中央电视台记者张芸回忆,在这次会议上,刘云山握着她的手,对她说:“当记者就要接地气,当记者也可以为老百姓办实事。”张芸倍感鼓舞。贫困地区字典匮乏问题就此成为党和政府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一个新的聚焦点。

  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一本学生小字典,事关民生大问题”,从一本字典提出了“文化民生”的概念。从此《新华字典》与民生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确保文化民生落到实处,原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把《新华字典》作为必备图书,加大配备力度;号召在全国新闻出版企业开展《新华字典》捐赠活动,还积极推动社会捐赠,集合社会力量共同解决“字典”匮乏的问题。商务印书馆尽快推出了《新华字典》平装本,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并以最低折扣尽快销往农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所有省(区、市)新闻出版系统都开展了向农村中小学生捐赠《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的活动,款物总计超过500万元。如辽宁省新闻出版系统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捐赠《新华字典》1万册及其他工具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向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捐赠10万册《新华字典》平装本。此外,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还组织开展了打击盗版工具书专项行动。在2011年年初开展的针对盗版工具书的专项整治中,集中查缴盗版工具书23万多册。

  2011年广西两会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学斌向政协会议提交了“字典提案”。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北京、广西、贵州等地的数十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李瑞英、海霞、聂震宁、蔡志君、夏宁、宋鱼水等建言献策,积极募捐,并建议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将《新华字典》纳入“两免一补”的名单中,从国家政策层面根本解决农村学生字典缺乏问题。

  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公益广告“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2012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财教〔2012〕334号”文件,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要求2012年“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配齐《新华字典》,以后年度只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

  2013年1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商务印书馆做好生产和供货工作,并要求各地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将《新华字典》及时足量供应到位,不得以其他工具书替代。

  《新华字典》被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字典缺乏问题,也使得《新华字典》在文化教育和文化普及外,具有“文化民生”的色彩,为广大农村中小学生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也成为连结民心与党心的桥梁与纽带。

  关心孩子 从一本《新华字典》开始

  小字典,大爱心。中央电视台关于广西大石山区的孩子缺乏正版《新华字典》,各种错漏百出的盗版字典充斥校园的报道,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如果文字之光,能够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那么这个世界,将永远充满智慧和希望……”,一首小诗道出了无数民众的心愿。

  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民无辞书,亦无文化可言。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汇聚了社会各界的大爱,这本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进步、承载着恢弘大国文化的字典,在新的历史时期,承载了众多中华儿女对民族复兴的期望,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民生建设的强大合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众多的爱心人士,以及许许多多的基金会、大型企业都参与到了自发、持续、大规模的捐赠《新华字典》活动中。

  据媒体报道,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活动在广西、甘肃、北京、河南、重庆、安徽、广东、山东、宁夏、浙江等全国几乎所有省份都开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已延伸到我国港澳台地区,如台湾知名学者曾仕强捐赠《新华字典》2000册。

  参与字典捐助活动的阶层极广,从国家领导到普通民众,从耄耋老人到小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项公益活动。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及其身边工作人员就捐赠了1.2万册《新华字典》。在她看来,“让孩子们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们拥有一本基本的正版的高品质的工具书,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阿丘为广西孩子捐出了1万元;身怀六甲的蒋女士捐款300元,说这些钱是代未出生的孩子捐的;已经78岁高龄的李宗奎老人,由于出行不便,托人送来10本《新华字典》……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不断传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数十个公益机构,包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河南宋河老子国学教育基金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等,都为《新华字典》的募集做了大量工作,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次活动。如,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筹集资金百余万元,为中西部地区捐赠字典10余万册。

  《新华字典》的捐赠活动也得到众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2010年12月,南宁市骋望地产有限公司向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2011年12月,贵州茅台集团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575万元,专项用于为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配备《新华字典》平装本150万册;新闻出版企业捐赠超过500万元;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新华字典》11万册……

  各界慷慨解囊、捐赠大批《新华字典》的社会爱心大行动,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公众心系下一代、关心祖国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另一方面,也集中反映出社会公众对正版字典缺乏、盗版字典泛滥现象的忧虑,以及对《新华字典》之于国民教育重要性的深刻共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常荣军用宋庆龄先生生前的一句话说明了每个孩子拥有《新华字典》的重要性:“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能等待的。”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姜昆说:“道理无需多言。关心孩子,从一本《新华字典》开始。”

  确保文化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国家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政府注重义务教育,提高我国全民语言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带着这样的使命感,2013年,在《新华字典》的采购中,大多数省份的教育厅和财政厅“及时高效,严谨规范,监管有力”组织了招标采购工作。

  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各省相关人员全力以赴、保质保量,确保《新华字典》及时足量供应到位,确保这一文化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在时间紧、配送分散、周期长、发行成本高的情况下,各省新华书店在《新华字典》文化惠民政策公布之初,就凭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行动,在沟通信息和促进项目启动方面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计成本,把免费《新华字典》的配发工作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如上海、青海、天津、山东、安徽、江西、江苏、宁夏、辽宁、山西、内蒙古、陕西、北京、广西、福建、吉林等省(区、市)启动早,操作规范,配发完成早,就得益于当地省级新华书店(各省新华发行集团)的积极努力。一些省店还主动和商务印书馆共同探索出分年级阶段性配发的妥善方案。例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与商务印书馆洽谈前期,就对本省学生数量和字典精确需求量进行了摸底,从而为商务印书馆的生产安排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也保证了截至2013年6月21日,江苏省农村地区中小学一至九年级约490万在校生都领到了政府免费提供的《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的印制工作,是对全国印制单位生产能力的一次挑战和检验。”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说,这次1亿多册《新华字典》印刷也是一个奇迹。他告诉记者,为加快生产《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曾对西部某省的印刷厂进行考察,但由于《新华字典》对装订网线及胶线的要求十分严格,而当地印刷厂的技术相对较为落后,全省没有一个工厂能够承接生产任务;东南地区一家大型的印刷厂信心十足,签订合同时承诺对本省需求数量能够全部按期满足。但是在《新华字典》样品制作阶段,多次未能达到质量标准,在商务印书馆印制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最终达到了印刷标准,但已不能达到最初承诺的生产进度。最终,商务印书馆通过协调外地印厂印数支持该省,才实现按期供货。这家印刷厂的厂长说:“以前我们觉得自己是省内最好的印刷厂,设备最先进。这次印制《新华字典》,才发现自己在工艺和效率上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给了我们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

  与此同时,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使命的商务印书馆,为贯彻落实两部委和原新闻出版总署文件精神,克服生产和发行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汇集了全馆最精干的力量,争分夺秒、投入到高强度的项目工作中。

  “在财政部、教育部下发文件之初,熟悉出版业的人们就都意识到,保证按时印制供货是最大的难题。”于殿利说,由于《新华字典》是64开精装书,有特殊的工艺要求和严格的生产流程。“全国有能力承印的厂家不过数十家,要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供应任务,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告诉记者,商务印书馆出版部的员工在承担这一生产任务后,就基本没有了休息日。在短时间内,几乎调动了全国所有的精装联动线,并和几十家拥有精装联动生产线的印厂签订了生产协议。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为保证品质,即便是在紧张的生产工作中,工艺和用纸都坚持了高标准。商务印书馆还打破长期以来的行业惯例,突破“印刷量越大工价越低”的规律,向印厂按照印刷量支付阶梯式上升的工价,以保证工厂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为帮助各省尽快启动《新华字典》采购流程,发行部门主动在第一时间联系全国各省的新华书店,授权代理《新华字典》的发行工作。正是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商务印书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证了与各个环节的顺畅对接,保证了《新华字典》的按时保质供应。

  垫稳一块文化基石

  正当举国上下为这一文化惠民政策积极行动时,却有少数人、少数机构动起了歪心思,把这一工程视作利益蛋糕,千方百计从中牟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

  2013年4月9日,《光明日报》对云南地区出现用政府专项资金购买盗版《新华字典》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之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和《今日说法》栏目也予以深度报道。2013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某省为3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的字典的差错率不仅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近20倍,甚至出现了很多常识性错误,属于应当被销毁的图书。

  5月8日,教育部通过中央电视台和人民网,对部分地区出现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的《新华字典》存在盗版等问题,专门作出了回应。教育部介绍,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字典匮乏问题,根据中央有关领导指示精神,财政部、教育部于2012年起将《新华字典》纳入了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必须严格执行两部委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学生的切身利益,更不得通过免费教科书从学生身上“揩油”。一旦发现违纪违法的问题,应该坚决追查到底,决不姑息。此后,被报道省份按照国家政策为学生配备正版《新华字典》。

  事实上,自1953年出版以来,《新华字典》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块基石。《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文化成就的积淀,融入了几代人的成长记忆,影响着亿万群众的语言生活。一本字典不仅可以承担文化普及和教育的使命,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已经成为事关民生的焦点。金克木先生回忆《新华字典》的编纂时说,中国的未来系于儿童,危险在于文盲和无知,语言文字是普及教育的工具,字典是语言文字的工具,“谈论字典等于谈论中国的前途”。有评论认为,不能从一己私利出发干扰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落实,将文化惠民工程视为逐利的机会,这完全是无是非观和大局观的表现。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带来逐利乱局,更会严重损害广大学生的切身权益。

  2012年世界读书日,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没有《新华字典》,我走不进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它的博大精深,让我从文化意义上开始一步步成为真正的中国人。《新华字典》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用亲身经历,激励青年练就过硬本领,他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在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一本小小的字典,一定会给孩子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改变他们的一生,也将改变中国的未来。记者 王坤宁 李婧璇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阅读: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