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政协委员赵丽宏:留住方言,留住乡愁(图)

时间:2014年03月13日 08:51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赵丽宏

  他们告诉我,在国外,说着家乡的话,就仿佛回到了老家。在遥远的异域,乡音如一根奇妙的纽带,联系着他们和祖国的情感。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泓铭与我联署提交了一份大会发言《保护方言,应该成为国家文化战略》。此前,泓铭先生写来的邮件中,道出了方言式微衰弱的现状:在南方的很多城市,六岁以下的儿童几乎不能说方言,甚至连听懂也有困难;六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大体可以听懂方言,但基本不说。十五岁以上的青年,有时会说说方言,但说得不地道,没有“土味”。如此下去,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方言将在南方许多城市消亡。这种情形,不仅在南方地区,在其他区域,大致也是如此。方言的消亡,并非危言耸听,如果不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很多方言将成为历史的回忆,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也许有人认为,中国人,只要会说普通话就可以,这是国语。方言的消亡,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和文化趋势。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这种现象视作推广普通话的成果。全中国的人,说相同的话,有什么不好?对这个问题,不能如此简单认识。方言是什么?方言是地域生活和文化的口头表达。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生活和文化千姿万态,它们融合聚汇在一起,才构成了浩瀚博大的中华文化。方言如果消亡,乡音会变味,乡愁会无所依托。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多源头会中断,很多地方文化将随之消亡,中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将难以延续存身。中华文化的丰富和魅力,必定会大打折扣。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出国,在美国遇到几位华侨,听他们口中说出纯正的上海话,那种亲切感难以言喻。他们告诉我,在国外,说着家乡的话,就仿佛回到故乡,回到了老家。很多生活在异域的中国人,出门说外语,在家说母语,而他们的母语,就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切的家乡话。在遥远的异域,乡音如一根奇妙的纽带,联系着他们和祖国的情感。为什么国外的华人,能说最纯正的方言,而在故乡母土,方言却渐渐式微?其实原因很简单,海外的华人,视方言为维系故乡和祖国的命脉,只要那颗中国心还在,这命脉就会被精心地维护,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在中国本土,方言却不被重视保护,甚至被轻慢和歧视。张泓铭先生在提案中分析了方言式微的原因:一是人口空间大幅度流动的客观需要,不同方言的人群在一起,必须以普通话沟通;二是对国家语言文字立法的消极理解,很多教育机构排斥方言,这样,几乎从根子上掐断了方言的使用和传承。

  保护方言,要做一些什么?张泓铭先生提出,要将保护方言纳入国家的文化战略,让方言的生存和传承得到法律的保障。这是大事情,值得专家和决策者思考讨论。我以为,对老百姓而言,最要紧的是,要让人们有说方言、听方言的机会和平台。在合适的场合说方言,不仅不能禁止,还应鼓励。这不会影响普通话的主导地位。很多地方已经在为保护方言做有效的努力,如广东的粤语电视和广播,上海报刊的沪语文字副刊。

  我以为,方言,基本上应是一种口头的表达。方言是否一定要用文字译音,这是值得探讨的。方言进入文字的表达,必须有个尺度,尤其是一些南方的方言,我曾在台湾的书报上读到用闽南话写的文学作品,用了很多一般人不识的字,如不懂闽南话,难懂这样的作品。在上海的报纸上看到一些沪语专版,写作者把上海话的每一个发音都转化成文字,读来不伦不类,外地人读得莫名其妙,上海人读着也别扭。

  (本报北京3月11日专电)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