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头文学遗产实现数字化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经过三年的努力,一期工程初步筑起了‘数字化的民间文化长城’。”在日前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成果演示会”上,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向记者表示。
据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介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田野普查的结晶。中国民协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对各民族口头文学遗产的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60多年间,先后组织了200万人次在全国2800多个县进行口头文学的普查、搜集、记录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为手抄本、油印本、铅印本等原始记录,附有讲述人、记录人相关信息,符合记录民间文学的国际惯例,具有严谨的学术规范。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中建成的数据库,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中国民协数字化工作组与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历时3年,圆满完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预定目标。
(王有强)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