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300名蒙古族人齐聚洛阳 祭先祖木华黎

时间:2014年04月03日 14:13 来源:大河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昨日上午,长期居住在洛阳的蒙古族木华黎后裔在西工区红山乡上寨村举行祭祖仪式。蒙古国巴图胡亚噶、敖力吉塞·汗两位外交官,内蒙古师范大学孛儿只斤·苏和教授,乌审旗政协副主席、苏力德文化协会会长石·明安宝以及南阳社旗县、陕西大荔县等省内外的木华黎后裔,共计300余人参加了祭祀仪式。

  “我遥望祖先的草原牧场,日夜思念着母亲的毡房……”仪式在蒙古族族歌《永远的向往》中拉开序幕。仪式由洛阳木华黎祭祀协会副会长李孝斌主持,此外来自内蒙古鄂托克旗的乌兰牧旗演出团进行了文艺汇演。

  据了解,2011年木华黎后裔已在洛阳市上寨村建起了一座两人多高的蒙古包,供奉木华黎塑像。今年的祭祀仪式由河南省蒙古族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洛阳木华黎祭祀协会承办。据悉,今年是第三年举办祭祀活动。

  相关背景:木华黎(公元1170~1223年),是蒙古族札剌尔部人,现在为蒙古国东北与俄罗斯交界处。木华黎因沉毅多智略,逐渐成为成吉思汗的心腹,被称为蒙古“四杰”之首。后被封为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54岁逝于山西闻喜县。

  木华黎七世孙咬儿在松江(今上海)担任守备一职,朱元璋攻打松江时,咬儿投降,后迁徙到河南洛阳。根据族谱记载,咬儿的子孙最初在洛阳南关定居,后迁至瀍河之畔现孟津县麻屯镇李家营村。因是木华黎的子孙,遂“从木从子”改姓为李。如今,木华黎的后裔在洛阳繁衍生息630多年,至今已传至32代,有5000多人,多集中在麻屯镇李家营村、红山乡上寨村、麻屯镇柏树沟村、常袋镇常袋村等地。记者侯梦菲实习生张蓓蓓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