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重庆200多名银氏族人每年清明回乡聚会(图)

时间:2014年04月08日 09:54 来源:重庆晨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铜梁侣俸镇银家沟的200多名银氏族人聚会,听老一辈讲忠孝勤俭诚信

  昨日,银氏族人祭祀祖先(左图)后,一位长辈展示族谱(右图)。 本组图/重庆晨报记者 苑铁力 摄

  昨日,铜梁侣俸镇银家沟的银氏老宅前的院坝上,200多名银氏族人围坐在30多张席桌前。银氏清明聚会———这是他们已经延续了20多年的传统,不论身在何地,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尽量赶回来相聚。

  88岁老人从武汉赶回来

  昨天中午12点,在银氏老宅前,族人依次站定,燃放鞭炮,由族中最老人领头,向先祖牌位烧香叩头。然后,族中长老开始训话。

  族长银万兴最近几年都要讲一讲忠孝、勤俭、诚信等,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妯娌和睦。银万兴从重庆工商大学退休,如今88岁高龄,为了照顾妻子,他一直生活在武汉。为了参加这次聚会,他独自一人从武汉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赶回来。虽然这些族人他不一定都认得全,“但毕竟以前都是住在附近的亲戚邻居,我觉得这种感情最珍贵。”

  为了重整族谱,银万兴一个人花了4万多元到处找资料。据他说,他们这支银氏,起源于北宋时一员抗元大将,之后家族兴盛,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有他们的族人。

  1997年后,银氏清明会年年都举行,成为一年一度的家族盛会,费用由参加的族人凑份子,不够则由有条件的族人自愿出资补贴。

  银远平从10岁开始参加家族的清明聚会,5年来,他认识了很多以前从未见过的亲戚。

  面对面通知聚会

  银万兴说,家族里人员众多,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有的还在国外。有时候族人婚丧嫁娶的时候也不一定能聚在一起,但每年清明的家族聚会,大家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聚在一起吃饭聊天,然后祭扫先人,形成了例行的家族聚会。

  在祖宗坟前,族人们依次跪下,磕头作揖后,会告诉泉下老祖宗,自己是哪房哪代后人,自家谁考上了大学,哪一代子孙诞生,打工挣钱了等等。银万兴坚信泉下老祖宗能听见,“这样既让逝世老人了解了自己血脉传承,又让后人相互了解了家族来龙去脉。”

  为了举办这次家族聚会,银氏族人从3月份就开始做准备。每个片区的负责人要负责通知这一片区的银氏族人参加。

  “我们都不打电话,必须面对面通知到。”银万金负责的片区比较多,前一个多月,他要么步行要么坐车,把片区内的族人都一一通知到了,最远的地方,离他的住家有20多里路。

  “我觉得主要是一种感情。”银万金说,以前大家都住在附近,后来慢慢分散出去。通过聚会,族人们又相互熟悉起来,谁遇到困难,大家也会帮一把。

  感受相伴的亲切

  从初中开始,银康就随父母离开了铜梁的银氏院子去云南打拼并定居。但是清明节时,也总会跟着父母回乡来祭祖。

  后来,他的父母慢慢老了,全家人回乡探亲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直到银氏清明祭祖的活动开始举行,他也渐渐开始恢复清明回家的习惯。当他回到家乡,发现年轻人多数已外出务工挣钱,剩下老人和孩子依然生活在山区里,住的是破旧的老屋,走的泥泞的山路。他感到一阵心酸,决定为族人做点事。

  三年前,他决定修建银氏老宅前的那条公路,方便族人们出行。一条公路,连同老宅前的院坝,一共花了40多万元。

  今年,儿子从美国学成回国,也跟着银康从云南回乡探亲。一起回来的,还有银康的妻子和表兄堂兄。银康认为,“把大家都带回来,就是为了让大家不忘根,这里是一个最坚固的集体。”

  通过清明祭祖的活动,银康认识了20多位同在云南省打拼的同族人。银康说,尽管平日里大家都各自忙着工作,可是清明聚会却能感受到一种相伴的亲切。

  在银康的倡导下,大家决定重新翻修院子里那几间破败的老房子。银康也计划出资100多万来支持这一计划,“我只是起表率作用,要长久地维护好整个家族,还需要大家的力量。家族兴旺了,才能有心有力去为全社会做贡献。”

  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匡怡蒙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阅读: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