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报告称近九成中国民办博物馆不合格

时间:2014年04月15日 09:16 来源:济南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以第三方身份开展了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公布了《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可当看了这份评估报告后,其中所显示的数据却让人冷汗潸潸。

  按照报告的评估体系,总分1000分,参与评估的21个省份418家博物馆,平均只有458分,如果按600分划分及格线,只有13.6%的博物馆能及格。也就是说,有近九成民办博物馆不合格,这些博物馆的文物藏品真假不清和来源不明情况普遍存在。

  说到这里,说到民办博物馆,可能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去年曾经轰动一时的“冀宝斋博物馆”事件。去年7月初,作家马伯庸发表了一篇题为《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的博文,披露了河北省衡水市二铺村冀宝斋博物馆“令人颠覆三观”的藏品。其中包括“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钗大缸、颠覆中国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纹筒瓶、分公母的青花釉里红描金12生肖等。后来,这家博物馆就被闭馆整顿了,至今也没有再开馆。

  其实这只是民办博物馆的一个个例,或者说是一个非典型行代表而已。但也不能否认,我国目前大多少的民办博物馆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另外,除了少数由民营或私营企业投资的以外,其他个人兴办的私人或民办博物馆基本都是场馆小、设备差、展陈乱、人员缺、资金无,有的开门没多久就关门大吉了,有的虽然一直在维持,但也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的“活化石”,是记载人类活动的文化宝藏。民办博物馆是公有博物馆的有力补充,但有关方面如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事。我们要保持一份对博物馆文化的“敬畏”,要让《评估报告》中的“及格率”再高一些!□本报记者 赵晓林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