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叶永烈:《十万个为什么》书名是“美丽的误译”

时间:2014年04月22日 08:45 来源:北方新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4月19日,受内蒙古图书馆“草原讲坛”邀请,著名作家叶永烈为青城市民带来“《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讲座,受到青城市民的热捧。

  叶永烈是《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写作最多的作者,同时也是唯一从第一版写到第六版的作者。他21岁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到2013年作为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团队核心人员,与该书已经结缘半个多世纪。叶永烈说:“我11岁时发表第一篇作品,19岁时写出第一本书,上小学时我的第一张成绩报告单,语文和作文考试都是40分。我没有气馁,五年级时写了一首诗投入《浙南日报》设置的投稿箱。该报发表了我的首篇作品,激起了我浓厚的写作兴趣。”

  在讲座现场,谈及《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叶永烈表示,“那是一个美丽的误译”。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书名,借用了苏联作家伊林的同名科普读物,只是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多一个副标题——“室内旅行记”。而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如他自己所言,是借用英国诗人吉百龄的诗句。但是,吉百龄的原诗若译成中文,应该是“一百万个怎么样,两百万个在哪里,七百万个为什么”。叶永烈解释说,“‘十万个为什么’是俄译者的误译。因为有了这个‘美丽的误译’,才有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样响亮的书名。倘若把书名叫作《七百万个为什么》,那才别扭呢!”

  叶永烈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以亲身经历讲述《十万个为什么》这套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科普书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讲座引起青城市民的强烈反响,整个内蒙古图书馆二楼多功能厅座无虚席,虽然工作人员在走廊安排了座椅,但是还有一部分观众是站着听完讲座的。(记者 李 丽)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