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王安忆:长篇小说爆炸与市场化有关

时间:2014年05月08日 14:35 来源:深圳商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5月4日,王安忆应诗人余光中先生之邀到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演讲,她与台湾作家骆以军、马华作家黄锦树对谈“小说能做什么?”除了三人互相评论对方的小说之外,作为上海作协主席的王安忆的发言值得关注。她坦承自己也怀疑小说能做什么?特别在上海追求速度及利益的社会中,小说价值似乎不太重要。她认为,未来马来西亚作品可能是相当重要的一块,马华作品灿烂绚丽,兼有“五四”后的传统与新思想。

  比较怀疑小说的用处

  王安忆说:“小说有什么用?小说的用处,我是比较怀疑的。”大陆这样一个经济急剧发展的空间,似乎什么东西都要纳入到经济中才有价值,但小说动力似乎很难在经济中找到它的轨道。必须享受特别的照顾和优惠才有立足之地,这让她感到小说的前途似乎没那么好。同时,生活也离不开小说。王安忆说,“我们在上海,常常听到一些消息,比如年轻人轻生自杀,包括我们作家都有这样的不幸事故。这让我们觉得,这对作家是极大的讽刺,小说不就是做这个的嘛,要爱惜自己的人生。这恰恰是一个反讽。小说该做什么?我们的小说用日常材料做,但无法用它升华。可是我们又如此留恋生活。这大概就是小说的困境。”

  越来越觉得文字不够用

  王安忆在谈到她30多年的写作时说,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文字平淡如水。“我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五四”以后,吸取来的小说形式、文字是潜移化的状态,粗鄙化的状态。王安忆说,“我们的文字,我很苦恼,我找不到好的词,越来越觉得文字不够用。我每两年就要担任花踪文学奖小说和散文的评委,我经常看马华青年的小说。我和大陆作家说,汉语的方向,可能是马来西亚的青年所引领的。我觉得,他们摆脱了语言的使用性,摆脱了工具性,完全是一种美学。汉语在马华作家手下,变得灿烂,读下去的时候,你会觉得夸张、绚丽。”

  写作是被长篇小说伤害的

  王安忆尖锐指出:长篇小说爆炸跟市场化有关。短篇中篇都是专业、精英化的。出版社希望是长篇,可以推动宣传销售。这两年,写作是被长篇小说伤害的,王安忆说,“长篇小说需要设计策划,你完全没有想好,就把小说加长,这还跟写作工具——电脑有关,不吃力,可以很水。出版社也希望你越长越好,不希望薄薄的书,可能是市场倒逼生产。长篇小说对写作的伤害已经非常严重。包括政府奖项,往往给长篇,这种激励制度也倒逼写作。现在的长篇小说写作,是有些滥。”

  王安忆此次是应余光中先生邀请到高雄中山大学演讲。高雄文学馆自5月4日起至6月1日展出“王安忆作品展”,展出王安忆的作品及手稿,她说“激动又意外”,当场将手稿捐给高雄。5月4日至6日连续三天讲座皆由王安忆主讲,4日与骆以军、黄锦树一同对谈“小说能做什么?”,5日下午在文学院谈“小说的逻辑”,6日下午在逸仙馆以“故事与主题”为题演讲,并由余光中亲自主持。24日上午在高雄文学馆,还有由小说家黎紫书谈王安忆“小说的种种”。记者 楼乘震 文/图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