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13日从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上获悉,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计划为家书项目申遗。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罗杨指,家书是亲情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炎黄文化的基因。互联网时代,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这些带着体温的文字不能就此湮没。他建议中国的家书申遗步伐能够再加快一些,“不要看到日本拿‘神风特攻队’家书申遗的闹剧再次发生”。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负责人张丁向中新社记者透露,确实有计划为中国的家书项目申遗。“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做打算”,他认为国家档案局申报的“侨批档案”(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于2013年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很好的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表示,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大学博物馆的特色收藏与研究。人大家书研究中心相继编写了《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廉政家书》等图书。中国人民大学今后还将继续支持全国性的民间家书抢救活动,在征集、保管、整理、出版和研究等方面加大投入。
13日的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还获赠10封陶铸、邓子恢、林默涵等致老战友谭珊英的书信。
荟萃了上千封历代家书精品的“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也于日前在新落成的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亮相。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历代家书固定陈列。所选家书均为手写件,共展示家书实物200组(件)1000封,相关老照片500余帧。(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