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许嘉璐:呼吁构建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新伦理

时间:2014年05月22日 0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济南5月21日电 (李欣 邢利宇)“信仰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也是信仰的本质和规律所决定的,不能因为信仰有差异,并以此为借口对他者动用野蛮手段。不同信仰之间应当通过对话,寻找共性,消除隔阂,建立以平等尊重、环境友好为基础的人类共同新伦理。”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席许嘉璐21日在山东大学向与会百余位学者发出构建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新伦理的呼吁。

  许嘉璐认为,人类目前陷入了广泛而深刻的危机,危机的根源主要不在于技术发明、管理模式,或技术创新,而是主要在于无法制止道德和价值的扭曲,忽视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解决危机的“药方”就是建立以平等尊重、环境友好为基础的人类共同新伦理。形成一个面向当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寻求不同信仰下的伦理之“同”的遍及五大洲的潮流。

  “由于人类的恐惧和困惑相近,也因为‘人’无例外地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与自然的关系的交叉点上,因而所有不同信仰的伦理之间天然地存在着相同或相通之处。”提出“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这一论题的许嘉璐这样解释该论题,“人类伦理的终极源头相近,才使不同宗教和信仰的伦理中也自然存在共性。例如,在孔子那里更多的是用‘仁’(Ren),而佛陀用的是‘慈悲’(Cibei)。”

  当谈到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智慧对构建人类共同新伦理的作用时,许嘉璐说:“人类亟需建立起以平等尊重、和平友爱、共同富裕、保障权利、环境友好等为基础的人类新伦理,这一伦理的最终目的很简单:我幸福,你幸福,他幸福,大家都幸福。按照中国人的理念,我们的爱和善应该并可以广延到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中也包含着对人类的爱和善。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仁以为己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中华文化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用符合大自然和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补充现代性的缺口,改正现代化所带来的荒谬。”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