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汉字应用规范字典》被称“汉字竞赛必备字典”

时间:2014年06月04日 09:18 来源:北京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等多档汉字电视竞赛节目的热播,说文解字一时间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但也有不同意见指出,汉字节目中出现的听写字生僻古怪,试题缺乏多样性,在导向上没有突出汉字书写应注重规范应用的特性等。为此,国家语委规范词典编委会编写出版了一本《汉字应用规范字典》,出版方称这本字典为“汉字知识竞赛节目必备字典”。国家语委建议汉字类节目在出题和评判时以这本字典为依据。

  曾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和《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多种语文工具书、80岁高龄的语言学家李行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他编写这部字典的初衷:“这部字典和别的字典最大的不同,就是为了如何应用而编写的。现在这些汉字节目有一些问题,在竞赛中,汉字缺了意义,只认识形,根本就不能叫认识汉字,就跟哑巴英语一样。”

  “并没有强制(在节目中)使用。这本字典是相关领导在看了节目之后,认为我们有必要组织力量,编一本汉字应用类的字典。”李行健强调,“我们也是希望把这些节目搞得好一点,内容更丰富一点,让参赛的人得到更多实际的用处。”

  “有些节目形式的设计,强调的不是你能不能准确地应用和理解这个成语,而是这个词能不能对上。”李行健拿“明日黄花”这个成语举例,“有些成语很容易用错、用混。比赛应该首先注重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对于成语来说,你得首先知道它的典故和来源,其次会使用它造句,不然你就没有真正掌握这个成语,说出来还是很容易闹笑话。”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介绍,《汉字应用规范字典》收录了国务院《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个字,并分成三级,前两级都是通用字和常用字。《汉字应用规范字典》,约100万字,小32开本,500页左右,比较简明、便于携带。“我们可不可以把重点着眼于常用、常见字,而不是一些生僻字,或那些根本用不上的字。”李行健告诉记者,国务院去年6月5日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现在还没有一本为学生编的、全面严格贯彻这个新字表的字典。《汉字应用规范字典》是第一次全面贯彻《通用规范汉字表》标准的字典。

  据字典出版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介绍,与其他字典不同的是,《汉字应用规范字典》每个字条后列出该字的惯用语和成语,以扩展读者应用该字的能力。特别是某些形音义容易误用的词语、特别是成语,如“一曝十寒”,在“曝”字后列出该成语,一见便知该成语正确含义。李行健向记者解释了这种做法的意义:“我们不懂一个成语,往往是因为其中有一个关键字的意思跟平时理解的不一样。字典中我们把这个字的意思特别标注出来了,一看整个词的意思就明白了。”

  本报记者 陈梦溪 J226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