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追问膳食》中文版首发 探讨食品哲学与伦理学

时间:2014年06月04日 14: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上官云) 3日下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米歇尔·科尔萨斯所著《追问膳食:食品哲学与伦理学》(中文版)在北京首发。谈到写作初衷,据米歇尔·科尔萨斯介绍,食品不只是商品,提高农业效益的方法应该被尊重、关注与欣赏,因此他在书中首先分析了传统的西方哲学观点,探讨对待动物、现代科学与技术以及全球化的伦理方法。

  新书阐释食品生产与美好生活的联系

  米歇尔·科尔萨斯是著名农业和食品伦理学家,食品伦理学领域的开创者。《追问膳食:食品哲学与伦理学》将食品生产和消费与美好生活相联系,对与食品生产和消费相关的一些重要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进行了原创性思考。

  “现代城市居民越来越忽视为其提供所喜爱食品的复杂生产过程,然而,正是这些过程让他们显示社会地位、过上幸福生活。对许多生产商而言,情况也很相似,他们不再考食品的伦理价值。”提到米歇尔·科尔萨斯介绍道。

  因此,米歇尔·科尔萨斯表示,他的这本书一方面想唤醒人们去思考食品在被端上饭桌之前所发生的那些极其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想歌颂农业、食品生产与烹饪。

  荷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欧福旭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好的食品以及餐饮生活对世界上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在我曾经生活过的荷兰小农场,食品的点对点供应成为常态,但后来,食品市场的生产范围发生变化,而科学的方法及研究结果会是我们讨论这些问题的普遍基础,这在教授的新书中也有所提及。”

  赞《悯农》富有智慧:食品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

  中国广为流传的唐诗《悯农》比较受米歇尔·科尔萨斯的重视,他以此为例阐述食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米歇尔·科尔萨斯表示,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这些富有智慧的语句,但它们却明确表达了自己研究的食品生产和消费的伦理学核心内容。

  米歇尔·科尔萨斯系统的介绍了一些食品伦理标准:如可持续性,这代表对后代的公平;对动物来讲,则是应当享有的权利与福利等等,在他看来,未经审查的膳食不得享用,美好生活是拥有道德事物的生活,也是消费者责任,“食品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食品不只是商品,提高农业效益的尊重、关注与欣赏。”

  出版该书的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黎明则充分肯定了该书中体现的食品与哲学的关系,认为它引导人们对食品消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他分析,早在西周时代,一位哲人就曾讨论过食品烹饪与哲学的关系,认为烹饪与音乐、绘画相同,讲究五味调和,即各种因素的微妙和谐,“今天食品的哲学发生了一些变化,当代人热衷的事物已经不再是五味和谐的食物。但实际上,各种食材和谐相处却又不失去本来风味,这就是最高明的烹饪。”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