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最南端
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杭州拱墅区全力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千年古运河,承载了中国王朝的更迭,也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繁荣。昨天,从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中国大运河”写进“世界遗产名录”。
此刻,在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市拱墅区,运河在境内蜿蜒12公里,正孕育着极富运河特色的地域文化。
随着深入推进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拱墅区全面建设运河文化带,全区发展形成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为龙头,各类博物馆、文创园区、历史遗址、历史街区等特色文化节点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文化研究创作、文化旅游、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局面,已成为展示运河文化风貌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延续运河历史文脉
建设五大博物馆
漫步运河最南端,你可以看见,原来的杭一棉、土特产仓库等老厂房,已经摇身变成了以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为特色的国家级博物馆群落,建成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5大博物馆,成为国家级博物馆最集中的城区之一。
此外,拱野区积极鼓励发展民间馆藏,建成开办了国内第一家照相机收藏馆——杭州高氏相机博物馆,藏有上至清代、远至英国的1400余台精品、孤品相机。
修复历史文化遗存
再现“湖墅八景”
拱墅区有序推进运河沿线桥、塔、寺、码头的保护修复,修缮富义仓、高家花园、桑庐等文保点,恢复重建御码头、香积寺等历史文化遗迹,建设江墅铁路遗址展示馆、大运河诗词园,再现半道春红、夹城夜月等“湖墅八景”。梳理确定了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半山战国墓等十大文化遗址,树碑立帜予以保护。
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拱宸桥入选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洋关、通益公纱厂、大河造船厂等项目旧址被划入运河遗产区。
恢复原生态历史街区
保留“枕河而居”的传统居住方式
昔日的“棚户区”,如今成为杭州保护得最好最大的老房子群。
拱墅区坚持修旧如旧,先后修复了小河直街、桥西和大兜路等三大历史街区,保留修复了1000余幢富有江南水乡特色运河古居,采取原住民回迁保护模式,小河直街、桥西400多户原住民保留了“枕河而居”的传统居住方式,成为展示老杭州市民生活的原汁原味的“老街”,小河直街被住建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研究和展示相结合
传承运河文化基因
为了传承运河文化基因,拱墅区设立了拱宸桥小学运河少年研究院等10个基层研究点,聘请文化专家开展运河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打造运河主题图书馆,依托运河文献典藏室,收藏世界各地运河的书籍影像资料5000余份。通过“书、画、唱、演、颂”等方式,创作运河文化精品,出版《运河南端草根谭》、《运河南端说码头》等系列丛书,创作《运河风情长卷》、《湖墅八景》等精品画作,谱写《天堂流过一条河》、《湖墅三叠》等音乐作品,拍摄故事片《飘动的红丝带》、微电影《运河岸边的文化明珠》等,出版《大河无言》诗集。
拱野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面发掘辖区内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等18个大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21个“非遗”重点项目保护基地,张小泉剪刀、朱养心膏药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4人被确立为国家级非遗代表传承人。
建立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集中了古法抄纸、传统织布等36种手工体验项目,打造集工艺表演、体验、教学、销售为一体的全新概念的“非遗文化”开放式展馆,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
同时,还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培育打造了运河元宵灯会、半山立夏节、大运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保护和开发相结合
打造运河文化品牌
近年来,拱墅区一直坚持“保护运河生态环境,发展运河文化旅游。”
按照流域水系治理、区块连片成网的整治原则,创新“河长制”管理责任体系,实施运河和支流河道综合整治46条(段)83公里。深入推进半山和北大桥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污染企业搬迁,累计减少年工业废水排放3300多万吨、COD排放3400多吨。新增河岸绿化93万平方米,新增游步道、公园路等慢行系统近9万米,“运河健走”成为深受杭州百姓喜爱的休闲体育品牌,昔日的“龙须沟”转变为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
充分挖掘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将运河沿岸“一寺、二场、三线、四馆、五街、六址、七区、八景、九园、十桥”精品景点连珠成链,自武林门至拱宸桥串起一条璀璨的旅游景观带。深度开发水文化旅游项目,开通了以运河为中心连接胜利河、上塘河、余杭塘河的3条水上旅游线,推出具有杭州特色的漕舫船。邀请法国著名灯光师罗杰纳博尼担纲设计了独树一帜的运河亮灯方案,运河夜游声名鹊起。
同时,利用工业企业搬迁的机遇,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发展形成以运河文化为依托、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为特色的“一园十三区”文创园区集群,成为活力无限的“智慧加工厂”。通讯员 汤臻 记者 魏皓奋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