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运河研究会会长刘金忠认为,德州运河贯通南北,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民国年间的“竹竿巷”“米市街”等都因此得名,“德州扒鸡”也靠大运河香飘南北。哪怕到现在,德州的商贸流通企业和市场都集中在运河两岸。
另外,运河文化兴起的过程中,也有世家文化的发展。在没有津浦铁路之前,京杭大运河的实际作用与津浦铁路相同。运河两岸的人们相对于闭塞地区的人们而言见多识广。运河两岸形成了许多“人才辈出”的世家,把这些世家研究透彻后,就是一部德州人文的历史,比如德州的卢氏家族、田氏家族、武城四女寺的郭氏家族……
还有一个就是,德州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运河文化的影响。德州的民俗受大运河的人流物流的影响,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另外,除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外,还有民间“泰山奶奶信仰”和“关公信仰”,都对德州人民的风俗信仰产生着影响。旧德州城有关帝庙十七座,这实际上代表一种信义至上的信条,不可简单地看作封建迷信,因为这也是德州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这跟运河的纽带作用也不无关系。 本报记者 王金强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