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王子琪
王子琪年轻时照片
最近,抗日剧《长沙保卫战》热播,有市民来电称,扬州有一位老兵参加过这一战役。他叫王子琪,曾参加过第三次长沙保卫战。昨日,本报记者走近这位90岁的老兵,一起回忆当年的战火岁月。
年幼
亲睹日军暴行 一心想入伍
1937年12月13日夜,在东关城门楼上的国民党守城官兵,不停朝天空放枪。那是日本兵侵入扬州城的前夜,枪声一直响到次日上午八九点钟。那时候的王子琪还是一个孩子,家就住在文昌阁附近。王子琪对当时发生的一切还很懵懂,直到他亲历了亲人被日军杀害。
“我的外公当时住在仙鹤寺附近,有一天晚上他出来倒水,正好碰到了巡逻的日本官兵。”王子琪说,日本人看见外公后,喝令其帮他们背东西。由于物件太重,外公已经60多岁,一个趔趄走掉了一只鞋子,便将东西放下弯腰去捡,就在这时,一个日本官兵拿起刺刀,从老人后背刺了下去……“这是我第一个被鬼子杀害的亲人。”这时候的王子琪,心中已经有了怒火。
“当时我家的一户邻居,女主人是个年轻女子,日本人接连上门糟蹋她,最后男主人被活活气死在家中。”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王子琪不断看见日军在扬州城的各种残暴行为,甚至是杀害孕妇。家仇国恨促使他下决心参军入伍。
应征
第一次体检
差两斤没通过
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响,王子琪17岁,当时,他的父亲正在前线奔波。
王子琪的父亲叫王进康,是扬州电信公司一名工程师,1937年被安排至潍坊负责前线的通讯保障,与他一起前往的一共有50个人,一起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的通讯工作。随后,王进康又参加了武汉会战、四次长沙保卫战等战役,一直为前线的通讯工作奔波,直到日军投降。战争结束后,王进康带去的50人只剩下19人,其他人全部牺牲在炮火中,其中有7名扬州人。
“1941年,我从扬州跑到江西去找父亲,当时正是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没聚了多久他就被调走了。”这是在抗战期间,王子琪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无处依靠的王子琪回到扬州,过着流浪的日子。1943年上半年,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国民党军部队正在招兵,告示就贴在了城墙上,王子琪毫不犹豫报了名。
“很遗憾,第一次体检没有过,因为体重差了两斤。”与王子琪一起报名的还有很多同龄的年轻人,报上名的人都十分兴奋,而落选的无不黯然伤神,甚至流泪。“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把日本人赶出去,我可以随时为国家去死。”王子琪笑称,那个时候,女孩子都积极报名,希望上战场。
1943年下半年,部队再次招兵,王子琪这一次顺利应征入伍,被送到位于江西赣州的一个征集站作为一股后备力量,每晚他们都是整装待发,如不上前线,第二天就继续训练。
参战 第三次会战,落单成一人
1943年11月份,王子琪等300多人被送到衡南附近的三线,每天都能听见前方的炮火声,每次听到号角声,王子琪就渴望冲上前线杀敌。
一天晚上,王子琪被安排站岗放哨,突然被一人从后方抱住,原来是排长。
“排长,你干什么?”王子琪一脸疑惑,“你怎么还没走,前线已经后撤了,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你赶快跟我走,日本人马上就要过来了。”王子琪这才发现,远处的营地上早已空了,排长很快将王子琪带进山林中,挑小路前行。“上山没多久,果然看到了日本人的骑兵,我们不敢走大路,一直往山里跑。”
就这样走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排长告诉王子琪在原地等候,他去附近解手。“结果等了半天他再也没回来,我也不知道他是丢下我独自走了,还是遇到了什么意外。”
王子琪对湘江一带的地形不熟悉,在大山中穿行很容易迷路,好在遇到一位山民,将他带到家中。过了十几天后,王子琪决定去找大部队,山民将他送到了一处江边,“他告诉我,过了江就是部队了。”
然而,江上的桥已被拆掉,只剩下30厘米左右宽的桥梁,江面有十几米宽,王子琪想要过江只有慢慢顺着桥梁过去,桥梁下就是湍急的江水。“我刚站上去没几步,忽然听到了远处一阵马蹄声,是日本兵。”王子琪当时还站在桥梁上慢慢挪步,也不知道这样的动作是不是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几个日本兵朝他开了枪。
“子弹就从我脑袋上飞过,我甚至能听见子弹掠过耳边的声音,打在桥梁上砰砰响。”王子琪紧紧伏在桥梁上一动也不敢动,而那一伙骑兵还在附近来回巡逻,王子琪一直趴在桥梁上慢慢挪动,一段十几米长的距离,他爬了几个小时才到对岸。
退伍 日本投降,放了一夜孔明灯
虽然成功到达对岸,但人生地不熟的他根本不知道大部队在什么地方,就这样一路流浪,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春节,他还是没找到队伍。这段时间内,王子琪常常食不果腹,走到哪睡到哪,继而又被饿醒。
过完年后,王子琪在江西一个小县政府传达室遇到三个镇江人,在他们帮助下,王子琪顺利来到了江西省政府征集站,1944年加入了中国青年远征军第31军209师627军团的战防炮连。
“1945年上半年,突然有消息说,要把我们调到菲律宾前线作战,那几天睡觉前都和战友们互相交代后事。”王子琪自从与父亲失去联系后就孤身一人,没有什么好交代的,只想着上场杀敌。
1945年8月的一个深夜,兵营里吹响了集结号。“我当时觉得,终于要上前线了。”然而,待士兵们都集合后,广播中传出了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所有人都疯了,部队也全部散了,大家一起抱着又哭又笑。”王子琪回忆说,后半夜,所有人都没有睡意,纷纷扎起孔明灯,漫天都是红色的灯火。“那个场景每天都在我脑子里回放。”
第二年的6月3日,王子琪退伍。这一年,他在武汉见到了父亲,也是在这一年父亲病逝。此后,王子琪顺利读完高中、大学,回到扬州。
“中国人的胜利,是用比敌人多好几倍的生命换来的,你们年轻人可以不懂,但一定要倍加珍惜。”王子琪在接受采访时,时不时热泪盈眶。
花絮 老兵说抗日剧太夸张
作为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王子琪说他自己闲暇的时候也会看看抗日电视剧,特别是有关长沙保卫战的剧集,他更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剧情都差不多,但当时国军大部分是没有钢盔的,我们的装备要比日军低好几个档次。”王子琪说,电视里的国军都戴着钢盔,穿着得体的军装,这在当时不大可能。
除此之外,中国军队的装备也很差,当时大部分士兵的标配是一把钢刀、一把老式的汉阳造,以及挂在腰间的两颗手榴弹。“训练的时候,除了练习打靶之外,更多的是练习如何用大刀拼杀。”王子琪说,中国士兵的汉阳造射程小,还常常卡壳走火,真正冲杀起来反不如钢刀用起来得手。
“杀一个鬼子,就有一个甚至多个战友倒下,这才是真实的情况。”王子琪说,电视里以一敌十的“神人”,夸张了。记者 孟俭 见习记者 郭佳佳 文/图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