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遗址筹建纪念馆

时间:2014年06月26日 0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南京6月25日电 (记者 申冉)“整个(遗址)将全部恢复为76年前的原貌,并从亚洲各地收集当时的慰安所资料,建成历史纪念馆。”25日,位于南京利济巷2号的侵华日军“慰安所”遗址前立起了“被保护文物”的石碑,历尽南京多位市民几年来的奔走,这里的7栋老楼终将迎来修缮和保护。

  当天上午,梅雨季节的南京细雨飘摇,在利济巷2号的7栋老建筑前,一座崭新的石碑立起:这里被正式确认为南京市级文物。这标志着这座亚洲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在被人们遗忘、废弃了十多年之后,终被正视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标志,将永远成为控诉日军侵略历史的重要物证。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位于南京市利济巷2号,目前有7栋房屋约2000平方米,也是唯一被慰安妇本人指认过的日军“慰安所”遗址。

  2013年,经盛鸿、薛冰、姚远等几位南京市民提出将该处建筑认定为文物的申请;朱成山、徐康英、赵德兴等专家学者也纷纷认为:南京是侵华日军最早设立“慰安所”的,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应尽快保护这处重要的历史见证地。

  当时向政府申请的南京学者经盛鸿今天也来到了这座遗址前,老人非常欣慰和高兴,历尽十多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日本右派现在否认‘慰安妇’这段历史,否认侵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利济巷2号就是侵华日军在亚洲占领区规模最大、慰安妇人数最多、中日韩妇女受到迫害最重的一处慰安所。这里就是对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罪行的铁证。”

  作为遗址复原的规划设计者之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在现场告诉记者,整个7栋老楼将全部原址保留、原貌恢复,“当时整个院子的空间、结构、建筑材料都将原汁原味拷贝,甚至包括楼周围的围墙、通道和面街的店面,都将恢复上个世纪30年代的风貌。”

  “考虑像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样,将当时的历史场景在部分老楼内复原,剩下的几栋作为纪念馆区,展示‘慰安所’的影像、图片、文字资料。”周琦介绍,目前他们已经从各处收集到了很多有关利济巷2号的语音和图像资料,“由于‘慰安所’涉及到日军当年在亚洲各国的罪行,未来还将到这些国家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