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演奏“太平道乐”。 张鹏翔 摄
中新网邢台6月29日电(张鹏翔 李铁锤)29日,来自意大利、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著名院校的20多名中外专家、教授、学者及北京、广东、吉林、河北等地有影响的道教界人士,在太平道的发源地河北省平乡县,参加了首届中国太平道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上20多名中外专家对中国道教的发源、老子的思想、外国人眼中的太平道等20多个课题进行了研讨。研讨会上确立了平乡县为“张角故里,太平道发源地”的历史地位。同时,中央民族大学与平乡县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在平乡县成立了太平道文化教学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潘显一表示,《太平经》作为中国早期道教经典,其文艺美学思想的多样与丰富特别值得研究,它对“真文正文”的推崇,对“邪文巧伪”的反对,都在思想上树立了旗帜鲜明的艺术原则,《太平经》带有民间气息的文学美学论述,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发掘。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谢路军说,目前我国流行的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中,只有道教是中国国有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巨鹿郡(今平乡)张角,受《太平经》启发于东汉末年创立太平道,尊老子为教主,他们以“太平道乐”为传道、传法的辅助,宣扬人活世上要报“五重恩”的思想。其思想受到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十余年间就发展教徒数十万,公元184年,张角顺势而起,发动了黄巾大起义。
在传道、传法的过程中为了更多人接受教理、教义,产生了“太平道乐”,它反对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提倡人人平等,预言社会要发生大变动,并编入了经文加入了打击乐器。“太平道乐”被誉为世界道教音乐的“活化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意大利道教研究学者马丽姗表示,“太平道”是个复杂的话题,西方学者对其不仅从严格的道教观点,也从不同的角度(如历史、社会学、政治和意识形态)进行过充分的探索,这些兴趣导致多种解释立场的产生,即在分享共同元素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各自独特性,激发对“太平道”相对完整并且多层次的理解。
资料显示,太平道由东汉时期黄巾军起义领袖张角创立,张角从道人于吉所传的《太平经》中受启发,遂以创教救世。其教义遵循老子思想,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太平道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民间宗教之一。由于当时社会腐败,民不聊生,其思想受到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十余年间就发展教徒数十万。公元184年,张角顺势而起,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著名的黄巾大起义。(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