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央芭蕾舞团(简称“中芭”)《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全国巡演的第31站来到山东潍坊大剧院。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热烈鼓掌声多达19次,几乎每隔七八分钟,观众就会情不自禁地叫好。这份感动并不只属于有着“红色记忆”的中老年人,也不乏年轻人、小朋友。几个小学生跑到后台,叽叽喳喳地和演员们讨论起了“娘子军的精神”,让带团巡演的中芭副团长王勇才觉得“很萌很欣慰”。
“琼花”激起价值观碰撞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海南岛,从恶霸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鬟琼花,在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从一名苦大仇深的农村姑娘逐渐变成一名共产主义女战士的经历。
“这部剧表现了女性为自由而战、为妇女解放而战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节。”面对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的潍坊小学生,王勇才认真地说道。他不奢望孩子们现在就能理解《红色娘子军》,但是希望播下一颗启蒙的种子。
首演50年来,《红色娘子军》累计演出近4000场,主演也已经更换了五代,但这部经典却始终常演常新。“《红色娘子军》传递的价值观在今天仍然不过时,对年轻一代是有针对意义的。”王勇才说。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在王勇才看来,这一永恒的哲学命题,其实正是《红色娘子军》提出的问题,也是年轻人面对的共同问题。“琼花经过党的教育,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非为报一己之仇;同样的,对于当今的青年来说,你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仅仅就是大学毕业、考研、出国吗?你和这个国家的命运其实是连在一起的。”
演出中,“琼花”的命运不断激发着观众的共鸣。
第一幕里,“琼花”逃出虎口追求自由,在椰林里与“洪常青”相遇,“琼花”一个“倒踢紫金冠”的经典舞姿引发全场惊叹。掌声之余,记者身边的一对母女低声私语。母亲对女儿说:“你看看人家琼花多勇敢多独立,哪像你一天到晚就知道黏着男朋友,工作也不好好找。”女儿则默然无语。
类似由《红色娘子军》引发的价值观碰撞,对于“琼花”的扮演者们来说并不陌生。中芭团长、第三代“琼花”的扮演者冯英认为:“《红色娘子军》是一部表现妇女追求解放、追求自我价值的作品,这对年轻人是有启示的。”现在许多年轻女孩以“嫁个有钱人”为人生最高目标,忽视甚至逃避自己的权利和价值,冯英希望“琼花”这个角色能带给年轻人内心的碰撞。
洪常青不仅“高大上”
参加此轮巡演的第五代“琼花”扮演者、中芭台柱子张剑、鲁娜也极具飒爽之姿。“琼花”的坚韧给她们的性格打上了烙印,此次转战潍坊,即使是在训练间隙休息时,她们也常默默保持着劈叉的姿势。
3年前,张剑和鲁娜曾跟随冯英团长赴海南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看望当时尚在人世的几位娘子军老战士,并进行了现场表演。鲁娜说:“一些娘子军老战士在战火中都缺了胳膊、断了手指。以前我们只是在舞台上扮演英雄,真正见到英雄的那一刻,对《红色娘子军》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表演结束,当时已经101岁的‘娘子军连’排长王运梅老人使劲儿为演员们鼓掌,还艰难地站起来,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冯英回忆,老人身上的军魂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演员。
不久前的4月20日,最后一位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去世了,享年100岁。作为中芭的首席演员,张剑认为,把老战士们的精神传承下去,是中芭的使命,也是自己的责任。尽管已是国际一流的舞者,但在潍坊演出前一晚,为了保持最佳舞台状态,她依然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训练。她希望自己的舞台生命能够延续得更长一些,能够通过“琼花”这个角色与观众不断交流。
不同于老一辈艺术家许多“革命符号式”的表演,诸如握拳头、瞪眼睛等,今天的中芭人更注重表现英雄作为“人”的一面,希望让观众们感到可敬,更可亲可感。参加此轮巡演的第五代“洪常青”的扮演者李科、周兆晖、佟锦升是3个“80后”大男孩,他们富于青春活力的角色刻画“更讨观众欢心”。
“那个时代远去了,但是英雄从未远去,任何一个年代都需要有平凡的人站出来。”西安小伙李科并不把“洪常青”看作是个“高大上”的形象;周兆晖则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就要有社会担当。《红色娘子军》其实也是一部关于责任感的戏。今天那些奋不顾身、英勇牺牲的消防队员,他们不也是‘洪常青’吗?”在佟锦升看来,“这个社会,大家都呼唤雷锋、呼唤榜样、呼唤信仰……这恰恰说明《红色娘子军》的分量。”
“历史不是割裂的,今天的青年对过去的历史可能不太了解,像《红色娘子军》这样的作品在当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王勇才强调,“文化是要育人、化人的,传承就在润物细无声之中。”
不应打上“文革”标签
然而,围绕着《红色娘子军》的文化传承曾引发争议。
此前,中芭演员携《红色娘子军》登上2014央视春晚,一度引发巨大关注。怀旧赞扬者有之,质疑反对者亦有之。正方认为,《红色娘子军》是红色经典,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反方则声称,该剧是样板戏,其政治意义大于艺术魅力。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建伟曾公开表示:“许多‘文革’的受害者还健在。安排这个节目的时候,不知是否考虑过他们的内心感受?”
对此,现任中芭党委书记、第三代“洪常青”的扮演者王才军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这种说法,我觉得可笑。《红色娘子军》是‘文革’之前周恩来总理直接抓的作品,并非‘文革’的产物。1963年,周总理对中芭提出,应该创作一些革命题材的剧目。当时我们中芭的编导李承祥老师建议,或许可以改编电影《红色娘子军》,因为它适合发挥芭蕾以女性舞蹈为主的艺术特点。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编排,《红色娘子军》在1964年9月26日首演,这时离‘文革’开始还有近两年。”
无论如何,反映特定历史时期、诞生于特定政治环境的《红色娘子军》能否超越所处时代,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在潍坊大剧院的演出结束时,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观众。一位年轻的母亲告诉记者:“儿子好奇地问我,这些阿姨为什么不穿裙子,为什么拿着刀、扛着枪呢?我就告诉他,因为在爸爸妈妈的爷爷奶奶生活的时代,很多人受苦,没有吃的喝的,不能上学,只能当奴隶。所以她们和很多人一样都拿起了刀枪。因为有那样一段历史,你今天才能过上和平美好的生活。我们要记住她们。”
王勇才在潍坊大剧院的后台和中国青年报记者探讨了这一问题。王勇才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部儿童剧叫《以革命的名义》,其中列宁同志有句台词叫‘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他表示,《红色娘子军》演出50年来基本没有改动,它骄傲地保持着初创时的面貌,不因风云变幻而改变,始终正视历史、不忘苦难。他还指出:“虽然《红色娘子军》是样板戏,但并不是那个年代的艺术作品就一定打着‘文革’烙印,就一定是‘背叛历史’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卫星、核弹、核潜艇也都在研发中,难道我们也要否定吗?艺术也是一样。”
怀着对历史的一份特殊感情,在潍坊大剧院,祖孙三代一同前来观看《红色娘子军》的不在少数,亦可见一些老姐妹、老哥们儿结伴而来,追寻自己的青春记忆。
记者见到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手挽手走进剧场,原来,她们年轻时在潍坊柴油机厂工作,那时只要有空就喜欢模仿“琼花”的表演动作。其中一位告诉记者:“跟现在小年轻追星一样,‘琼花’就是我们当年的偶像。其实追星如果追对了人,是很积极向上的一件事儿。”她还把儿子一家也动员进了剧场,因为“主要是想让孙女受受熏陶”。
王勇才说,这样的场景,一路巡演过来,在深圳、重庆、合肥、无锡、昆山、泰州等地都曾遇到,几乎每场演出观众都会热烈鼓掌十七八次,有时返场谢幕甚至多达五六次。他说:“《红色娘子军》有着50年的社会基础,它激励着演员,更感染着一代代观众,它还会一直演下去。”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