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湖南石门发现清代“泰和合”骡马茶道

时间:2014年07月01日 1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湖南石门发现清代“泰和合”骡马茶道

  湖南石门发现清代“泰和合”骡马茶道

  中新网常德7月1日电(通讯员 贺欣初)湖南常德石门一群摄影爱好者,近日在湖南与湖北交界的石门县南北镇、东山峰和壶瓶山一带发现了100多年前湘鄂边界著名茶号“泰和合”修建的骡马茶道。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卢次伦来到石门茶乡宜沙(今壶瓶山镇),创办“泰和合”茶号,生产“宜红”茶,并在湖北鹤峰、五峰、长阳等地设立分号,收购、加工当地茶叶,专门出口英国。石门留日学者申悦庐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主修的《石门县志》中这样记载:“泰和合建筑崇杰,为全邑冠。(卢次伦)收买县境及鹤峰、五峰各地茶,年达30万斤,合其他各号计之,可达百余万斤,为茶市之最盛时期。”

  20世纪初,“宜红”在汉口的出口量达到全国红茶出口的40%,尤其是英国各界名流把“宜红”当作午后茶中的珍品泡饮。英国诗人甚至在诗中这样赞美“宜红”:“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宜红”扬名海外,享誉近30年。民国六年(1917年),“泰和合”茶号因多种原因被迫关闭。

  “宜红”诞生之初,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从宜沙到津市,300华里的澧水只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抵达,便利自不必说。但到了枯水期,行船十分不便,卢次伦必须为“宜红”的外运另想其他办法。

  为此,卢次伦决定对湘鄂边界一条时宽时窄的容美土司古道进行改造,修建一条骡马茶道,打造一条新的“宜红”运输线。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卢次伦开始运作这一浩大工程,他雇请工匠和民工,就地取材,历时3年,修建了一条从湖北鹤峰至湖南津市的石板路,沿途400多华里,翻山越岭,连绵不断。一时间,骡马茶道成为湘西北最重要的交通线,一年四季,骡马铃声不绝于耳。长年累月的践踏,以致石板上流下了数不清的骡马脚印,至今还清晰可辨。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兴农田水利建设,这条骡马茶道上的石料逐渐被搬走,用于水库堤坝建设,加上山区公路交通的逐步完善,这条骡马茶道渐渐被人遗忘。

  新发现的这段骡马茶道北起石门县南北镇,南至石门壶瓶山镇,途中有黑头岩、贺家台、东山峰、丝茅湾、泰和合遗址等景点。目前,石门旅游部门正对这条骡马茶道进行踏勘,并将作为当地新的旅游线路,对游客开放。(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