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350张老照片再现敌后抗日战场 战地记者拍摄

时间:2014年07月03日 14:15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做军鞋》、《平型关大战》、《保卫国土 保卫家乡》……350余张拍摄于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昨日以“红色影像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纪实”的名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8月。

  350余幅照片分四部分

  2010年8月,“红色影像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纪实”曾作为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的专题展览,在军事博物馆展出。此次则是在其原有基础上,对展出图片及文物进行了补充和更新。

  据介绍,此次展览展出了包括沙飞、叶昌林等53位抗战时期红色摄影师的350余幅历史照片,包括 “人民领袖 民族先锋”、“保卫国土 保卫家园”、“坚持抗战 壮大力量”、“抗战胜利 民族解放”四部分,以影像再次展现敌后战场上的生活与战斗。

  相册等文物一同展出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当时多位战地摄影记者的皮包、自制相册等近40件珍贵历史文物。

  此次红色影像展自昨日开幕,将持续至8月,观众可至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专题厅免费参观。

  ■ 讲述

  沙飞之女:摄影师父亲只给我拍过一次照

  沙飞原名司徒传,曾因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震动。抗战爆发后,他随八路军采访过平型关大捷等。此次画展中拍摄一名持枪战士的照片《保卫国土 保卫家乡》便是他的作品。

  昨日,沙飞之女王笑利出现在红色摄影展的开幕式上。

  王笑利说,她记得自己10岁前,在飞机轰炸中从香港转移至贵阳时,坐在箩筐里流浪般的生活,也记得小伙伴因疾病或伤痛去世的经历,却对自己的父亲印象模糊。只知道1936年,与父亲曾有匆匆一面,不过,那时的她年仅1岁。

  1945年抗战胜利,王笑利终于结束了在保育院中类似孤儿的生活,但依然很少能见到父亲,“他非常忙,常出差,常上夜班。”王笑利说,在家的时候,父亲很少提到工作的内容,“但他常讲白求恩和牺牲的人。”

  因为太忙,身为摄影师的沙飞几乎没有给孩子拍摄照片,“只跟我和哥哥拍过一次,也只有那一次。”而王笑利的另外3个弟弟妹妹,甚至没有一张出自父亲之手的照片。

  上世纪80年代,为沙飞写传记的作家找上门时,王笑利才开始从诸多画报中,慢慢分辨出父亲的经历以及拍摄过的照片,“包括‘沙飞’这个名字。”王笑利说,她也是在老一辈摄影家的帮助下,才最终确认这是父亲的笔名,“寓意是,像沙子一样在祖国的土地上自由飞翔。”

  此次展览中,有一件展品是沙飞的皮包,是当时他用来装底片的。“他说过,照片丢了没关系,保存好底片才是终身的工作。”

  现在家人手中,已经没有沙飞的遗物,“经过很多工作,全都捐出去了。”王笑利说,希望让属于历史的东西,回归历史。记者黄颖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