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汉绣标准出台 改变“口耳相传”传承方式

时间:2014年07月29日 08: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武汉7月28日电 (记者 曹旭峰)流传两千多年的汉绣有了“标准”。由武汉汉绣艺术研究院和武汉标准化协会共同制定的汉绣标准,28日正式颁布实施。

  汉绣是长江流域中蜀、汉、湘、苏四大名绣之一,源于2300年前的楚绣,是以武汉为中心,覆盖湖北全省的地域性绣种,清朝中晚期发展到鼎盛。1910年和1915年,汉绣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武汉汉绣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任炜介绍,汉绣的用针有别于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汉绣标准对汉绣的生产范围、分类、针法、用色及流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以前汉绣传承靠的是‘口耳相传’的方法,使得历史上许多汉绣技法失传。此次出台汉绣标准首次以文字的形式,将汉绣技法完整记录下来,对于保持汉绣地方特色及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任炜表示。

  2008年,汉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场对汉绣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不乏鱼龙混杂的汉绣作品。

  汉绣第四代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本荣认为,真正的汉绣是将自主设计的图案,用真丝绣线绣到纯天然蚕丝或棉、麻、呢、绒等面料上,用色特征是‘平金夹绣、分层破色’。此次出台的汉绣标准,将这些汉绣中的“精髓”内容进行了完整的阐述与规范。(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