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郎朗弹琴肢体动作丰富:源于看动画片《猫和老鼠》

时间:2014年08月05日 14:38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加在郎朗身上的荣誉有很多:德国古典回声大奖、全英古典音乐奖、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国际门德尔松大奖……他同时还是第一位史上最年轻的成为联合国和平使者的中国面孔,以及深圳的国际形象大使。

  从5岁起便在钢琴比赛上获奖的郎朗,在自传中回顾童年的成长历程,坦言当时“竞赛让我着迷,让我陶醉”,“成为第一名”几乎如符咒一般牢牢地占据并控制着他出国前的生活。

  14岁出国,郎朗前往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师从钢琴大师加里·格拉夫曼,这也是他的人生迈向国际化的开端。他的老师格拉夫曼认为郎朗不应该再参加比赛,尽管仍有挣扎,但郎朗最终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并开始在国外舞台崭露头角。

  但回国后,郎朗又一次遭遇了自己未曾料想的困境。郎朗在自传中回忆,回国演出,前来采访的记者们关心的是他参加过哪些钢琴比赛,获得过何种级别的大奖。而举办音乐会的主办方也希望出现在他们舞台上的是一个近期在国际上获过大奖、声名鹊起的人。由于国外合作乐团的坚持,郎朗最终得以在国内获得表演机会,并一举成名。

  郎朗的音乐世界

  现在的郎朗早已被无数中国家长和渴望在音乐道路上获取成功的孩子视为大师。8月2日,在“郎朗音乐世界”里,一位家长带着女儿在茶水间询问课程设置,她的女儿已“将郎大师的自传翻了不下10遍”。工作人员向母女二人介绍课程时,声音沙哑的母亲有些激动,不停地称赞着:“太好了,太好了。”眼神殷切。

  两年前,“郎朗音乐世界”落户深圳,或许是因为过去时代加之于身上的限制,郎朗格外青睐这座年轻城市中相对较少的束缚和条框。他的办学理想是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注入国际化成分,让学琴变成一种对不同国家文化的领悟和交流,使人们不再为了练琴而练琴,或者为了名和利。

  但对于竞赛机制和

  自己儿时的学琴经历,郎朗现在的看法更中庸些,在深圳,甚至有以郎朗为名的钢琴比赛。他倾向于相信道法的刚柔并济,认为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应该相互融合,郎朗说,比赛是必要的。因为比赛催促进步,求进步就必须苦练,而音乐和体育一样,都是需要刻苦练习才能出成绩的“活”。在国外多年,郎朗发现,放松式的教育容易出产制作人和词曲作者,但很难培养出职业化的钢琴大师。而他同时认为,中国的家长已度过了音乐教育探索初期的狂热阶段,现在的家长更理智,对成功也有了更多不同的诠释。

  眼下,郎朗除了常规密集的演出外,还常常为一些钢琴比赛担任评委,为参赛的孩子们提出建议。他有时细细观察那些年幼的孩子,恍惚间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时期,继而开始思考自己年少学琴时方法中的对与不对。

  过去,他正是在严苛而极具竞争的环境中长大,打下坚实基础后出国的。在国外,他接触大师,扩展平台,获得更多领悟与升华的机会。就他的成功模式而言,国内打基础和国外求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他的成功路径与姚明有几分相似,两人的成功都与国际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接纳并见证着中外教育方式的差异,从而内省、融合;两人同样微妙地贴合中国国情,他们的进取与局限都契合着这个时代;两人也都在功成名就后,选择带着某种理想,创办学校与基金会,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投射到中国教育的探索实践中;现今,他们的一切都被打上了“国际”标签。

  作为深圳首位国际形象大使,郎朗多年代表深圳在各类跨国交流活动中不遗余力地推介深圳,不断促进深圳与国外其他城市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同时,作为“福田区百名世界冠军和文化名人引进计划”引进的第一人,郎朗长年致力于公益音乐文化的推广,并利用自身的国际影响,为深圳的音乐爱好者搭建国际化的音乐平台。

  热情的东北大男孩

  但抛去一切国际形象,郎朗更像一个热情的东北大男孩,口音里还带着东北腔。他几乎是跳着出现的,一进琴房就兴奋地往沙发上一靠,离你很近地坐着,侃侃而谈,带着丰富的肢体动作和不时瞪大的眼睛,语速极快。

  丰富的肢体语言——这在郎朗演奏时曾一度被外界诟病为“略带浮夸的炫技”。他的动作和激动的语态的确会削弱他所说之话本应引起的注意,甚至让你暂时忘记这是一个曾经每天在钢琴前坐8小时、自律到一度有些自闭的男孩。

  过去,他的生命只有在触碰音乐时是热情的,而他丰富的肢体动作或许根源于少时看过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在自传中,他写道:“我想要跳起来,落下去,然后爬起来,再重头来过。”孙悟空也是他儿时的英雄,他喜欢他的变幻无常,认为他的身上集中了人性的多面。

  30岁之后,郎朗更加外放、开朗,也更成熟、通融。拍照时,有一个动作需要他从钢琴凳跳下来,他开心地扑腾着那只有着宽大手掌和细长指头的手,自带音效地从凳子上欢腾地“飞”下来;到户外拍照,他同自己的工作人员打招呼,一只手俏皮地从脑门上闪过,“我一会儿就回来咯”;一位粉丝路过,想与他合影,他大喇喇地说:“来来来,快来”,看到女孩的手上拎着食物,他开起玩笑:“我还以为你这是给我带午餐呢。”

  原定的30分钟采访,因为尽兴,延长至近1个小时,最后他自己做了结语,然后问道:“差不多了吧?”一双大眼睛紧盯着,伸出手来做握手状,说:“聊得很好,终于有人不问八卦了。”在国内,他一度被公众和媒体视为娱乐明星。  记者 施展萍 李瑶娜/文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