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武侠迷不知道等了多少年,终于等到了金庸先生出新书。8月16日在南国书香节上市的《明窗小札1963》是金庸在《明报》所写的专栏合集,内容大多是他对当时国际形势和重大新闻所写的评述。尽管这本书跟武侠无关,但书里的文字,依然展现出金庸“侠骨柔情”一面。这些时评,都在说着他小说里的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时评不同于小说,公道自在人心,不能随便篡改”
《明窗小札1963》是新书,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翻开这本书,读者就像坐了时光机,回到了51年前,回到那一个可以在报纸上“百家争鸣”的年代。当时,香港许多报纸都开设了专栏版块,但更多是街谈巷议和生活小知识之类,涉及政治的,都难免带上立场,客观中立的评论很少。
在这个背景下,39岁的金庸从1962年12月开始,以金庸助手“徐慧之”化名,在“明窗小札”撰写时评专栏,一写就写了5年。这些关于国内外重大新闻的评论,都秉承一个原则“明辨是非,积极中立”。《明窗小札1963》辑录了1963年写的194篇专栏,占当年专栏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金庸看来,文学创作和时政评论不同,前者允许不断修改,臻于完善,后者则不容随便修饰或篡改,因为公道自在人心,一切都应留给历史去评判,这不仅包括历史的事件,也包括他自己的政论文章和观点。”金庸的助理、该书香港版、内地版责任编辑李以建说,金庸的这种偏执到现在还没有变,他要求“《明窗小札1963》每一篇文字的内容,和《明报》发表时完全相同,不作任何改动,保持其历史的原来面貌”。
在金庸看来,时评与武侠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历史作用,就像两个门派,必须要有不同的风格。为了让读者不要带着“写武侠小说文艺人士闲暇无聊而写的玩票性质杂文”这类先入为主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时评,金庸才用了“徐慧之”这个笔名。李以建说,金庸是为了表明自己是专业的时事评论员,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不要让外界造成一种误会,感觉到报纸的诸多栏目都是出于一个人之手,以显出报纸的多样化和知识观点的多元化。
“不过,只要你读了这些专栏,便会发现金庸写的时评很有特色。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对象是谁,时评中用到了大量白话的俚语,另一方面,他写人物也很有特色,白描手法用得很多,有点像写小说。”李以建说,这本专栏合集在内地推出,也希望让内地读者看到“一个更立体、丰富和本真的金庸”。
“他还在写东西,但都不打算发表”
除了新书之外,更多人关心的是金庸的近况。李以建透露,金庸三年前就过起了隐居生活,拒绝一切采访。“不过他身体状态非常好,现在最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读书,这也是金庸一辈子最爱的事情。”
金庸也不会再写新的小说或者重新修改过去的小说,“他还在写东西,但都不打算发表”。不过,李以建保证,《明窗小札1963》不会是金庸的最后一本书。他目前还在整理之后几年的专栏,会陆续推出金庸的专栏合集。为了找到这些记录着历史痕迹的专栏,李以建跑遍了世界上大部分保存有华文报纸的图书馆,但还是有部分文章已经遗失,而金庸又从来没有保留手稿的习惯,整理工作只能跟一张张残缺不全的报纸一样,留下一个个无法弥补的遗憾。比如1963年的“明窗小札”专栏预计应为320余篇,但能够找到的,只有295篇。为了尽量减少这些遗憾,李以建还在进行其他专栏的收录,比如金庸以“姚馥兰”等笔名撰写影评、以“林欢”为笔名撰写文艺批评文章……
时评、影评,这些合集都会陆续出版,我们可以在这些文字中,继续探寻这位“大侠”的踪迹。即便金庸真的不再写了,但他留在江湖上的传说,还远远没有平息。(记者 梁静)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