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罗颖) 这几天,路过积水潭桥解放军歌剧舞剧院的人们都被外墙上一幅巨型海报吸引,海报上12个身穿八路军服装的人,人手一把大提琴,在一个黄土坡上,精神抖擞,目光坚毅,他们就是朱亦兵大提琴乐团的成员们。而在接受采访时,朱亦兵表示,这不是行为艺术,而是对自己过去十年的总结。
今年是朱亦兵大提琴乐团成立10周年。前晚,这支成立了10年的大提琴乐团在解放军歌剧院举办了一场庆典音乐会。朱亦兵说,这是对10年的感恩和回顾,也是继续前行的号角。生于音乐世家的朱亦兵17岁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22岁考入了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任首席大提琴,一出国就是20多年。然而就在2004年,一种冥冥之中的召唤让朱亦兵举家迁回北京,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同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大提琴重奏组合。
这张“抗战风格”的海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是行为艺术,更不是哗众取宠,是朱亦兵大提琴乐团十年普及路的真实写照。“黄土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做世界音乐的一群音乐战士,音乐的战场没有闻到硝烟弥漫,没有听到狂轰滥炸,但是面对传统的思维异常坚固的国人,室内乐的推广和普及举步维艰”朱亦兵说。谈到归国10年,朱亦兵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前半生的一帆风顺演变成风云沧海”。“我本可以继续呼吸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吃世界上最干净的食物、挣在欧洲能挣的最多的钱、去环游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但上天让我转了个180度,让我去做我从没想到过去做的事情……”朱亦兵所说的事情就是工作之余带领他的大提琴乐团走南闯北,在没有任何经纪公司和体制支持下把音乐带给没有过机会接触艺术的人们。WJ132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