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青海30年出版53部珍贵汉、藏文种少数民族古籍

时间:2014年11月05日 08: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西宁11月4日电 (张添福)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古籍办公室主任马小琴4日对中新社记者说,自1984年开始,历经30年,该省搜集、整理、出版了珍贵的汉、藏文种少数民族古籍53部。

  青海是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居住着235万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其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或以文字记载,或以口碑流传,更有的通过绘画、雕刻保存在金、石、砖、木上。

  马小琴介绍,自1984年中国国务院部署抢救、整理、保护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以来,该办公室先后抢救、整理、出版了少数民族古籍53部,如《热译师传》、《嘛呢全集》、《清真指南》、《藏医放血疗法穴位集锦》等,并出版了以汉、藏、蒙三种文字译注的《柴达木岩画集》。

  这53部古籍涉及宗教、医学、文学、地方史、民族史、人物传记和天文历算等方面,马小琴说,“其中大多数为遗存至今的少数民族古籍的孤本或者独本,抢救、保护、出版意义巨大”。

  “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道教文化等在青海竞相发展,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有益补充。”马小琴表示,抢救、挖掘、保护这些民族文化古籍,一方面是对古籍本身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少数民族文化和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将这些文化载体挖掘、整理出来,可让世人去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而理解并达到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的目的。”马小琴说。(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