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延安保育院》弘扬主旋律 累计演出500余场

时间:2014年11月12日 10: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延安保育院》弘扬主旋律累计演出500余场

  图为座谈会现场 记者 冽玮 摄

  中新网延安11月11日电 (记者 冽玮)11月11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旅游局主办的,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协办的弘扬主旋律推进陕西旅游文化演艺工作座谈会在延安举行,业内人士、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旨在弘扬《延安保育院》等陕西旅游演艺精品,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上看北京,地下看陕西”。这是许多游客对陕西旅游的真实感受。厚重的文化积淀令陕西成为国内旅游资源大省。上世纪80年代,《仿唐乐舞》的演出首次以文艺演出的形式掀开了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的一角,历史文化开始“动起来”。随后,《长恨歌》、《延安保育院》等演艺项目相继推出。

  当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陕西省文化产业转型创新和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旅游的联姻式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既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亦是促进陕西旅游文化演艺项目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开启陕西特色文化旅游典范新生态的必要条件。

  陕西旅游局局长杨忠武表示,陕西旅游文化演艺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弘扬主旋律,增强感染力,凝聚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国首部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自2011年7月1日献礼建党90周年延安首演面世,再到2012年6月1日北京公演,7月1日在延安正式推向市场以来,已有4个年头。共计演出500余场(518场),接待来自全国观众10万余人,共计演出收入200余万元。

  据陕旅集团董事长张小可介绍,《延安保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抗战时期为保育儿童而成立的延安保育院之真实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原创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依托大量深度挖掘的第一手珍贵史料,以独特的视角,大胆启用现代舞台剧为主要表现形式,开创延安新的旅游项目。

  该剧有效运用奥运会中最为先进的舞台理念和设备,声、光、电、水、雾、乐、舞、歌创造出无数身临其境的梦景。国内首款能整体、分体垂直升降的全自动化舞台,战机呼啸和浪漫星空的三维成像穿越了多维战地时空,带观众聆听孩子们的天籁合唱,体会陕北民歌的高亢悠扬,体验安塞腰鼓的激情迸放,感受无邪的稚子之心、无私的教师之心、无畏的战士之心及军民共筑的人间大爱。它通过再现延安保育院的历史缩影,凸显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释放的巨大精神动力。《延安保育院》以艺术的形式完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重任。

  “延安保育院养育了我,延安保育院是我的家。”原延安保育院学生、75岁的刘铁老人在座谈会上讲述了战争时期他在延安保育院的生活以及党中央领导对他们的关怀。原延安保育院学生常延生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延安保育院和延安保小这个革命熔炉培养教育的结果。

  《延安保育院》还不断迎接着曾经的在延安保育院生活与学习过的“孩子们”回家探亲。在京公演期间接待了李鹏、李铁映、邓林、罗西北、左太北等众多开国元勋子女观看演出。在延安演出期间,也接待了毛泽东后人孔建宁夫妇(李敏之子)、徐海东大将女儿徐文慧,冼星海之女冼妮娣等曾经从保育院走出来的英雄儿女,特别是毛泽东秘书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女士曾4次观看《延安保育院》,在2014年8月6日观看演出后她说:“我已经是第四次观看演出了,每次看的时候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剧情把我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想起自己在延安生活的场景。

  《延安保育院》已逐渐成为延安新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延安精神教育的课堂。一批批的师生与家长将这部演出作为青少年品格教育和德育活动基地。(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