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银杏“开”在会都斗拱之上 紫铜掐丝堪比木制榫卯
从雍容牡丹、游龙戏凤的古典到盛开月季、金黄银杏的现代之美,从婀娜曲线的灵动到榫卯般的“天衣无缝”。在雁栖湖APEC主会场国际会都,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的国宝“京”粹——景泰蓝史无前例地用在了中国建筑的标志——斗拱上(见图)。近日,北京晨报记者探访了景泰蓝斗拱的出生地——国家级非遗基地北京市珐琅厂,揭秘写意与写实如何结合。
传统图案被否
月季银杏首现
去年10月初,北京珐琅厂与北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清尚设计公司就怀柔雁栖湖APEC主会场国际会都景泰蓝装饰工程进行了沟通。珐琅厂汇聚了全国景泰蓝行业三分之二的国家级大师和高级技师,随后,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带领的设计团队就开始了斗拱图案的设计。“主操刀”的则是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珐琅厂高级技师李静。
记者在李静的案头看到,从初稿到最终定稿的稿纸,摞起来足足有20多厘米厚。大香莲、葡萄、牡丹、狮子戏球、游龙戏珠……这些都是景泰蓝保持数百年的传统吉祥图案。但与设计方“碰头”后给出的意见却是“传统有余、创新不足”。
最终,最具北京特色的“市花”月季、代表秋天的银杏树以及累累的白果,这些以往从未出现在景泰蓝上的植物,史无前例地幻化成紫铜铸胎镶嵌的金丝中。
细丝变粗丝
“画”出蜿蜒之美
掐丝也是景泰蓝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掐丝用的材料是一种扁铜丝,工人用掰活的镊子将柔软而有韧性的扁铜丝,按照图纸掰出各种图案、花纹。而与以往制作的摆件相比,斗拱这样的“庞然大物”,不但铜丝的硬度比以前大了很多,而且铜丝的“身材”也从原来的细丝变成了粗丝。工人为了将这些铜丝做出最美的造型,拿镊子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
斗拱里包含
“坚强内心”
对于景泰蓝装饰工程项目经理庞书平和北京市珐琅厂总工程师刘令华来说,要把景泰蓝的柔软结合到“钢筋铁骨”中,完成的都是史无前例的突破。
18个大型斗拱是2米乘2米,无论是形式还是尺寸,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刘令华说,大家看到的都是斗拱景泰蓝的组件,其实斗拱里面还包含了钢骨架这颗“坚强的内心”。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试验,最终仅钢骨架就做了702个。大型斗拱4米见方,加上钢骨架重达700公斤。一个斗拱29个组件,工人们制作历时五个多月。庞书平笑着说,自己与刘令华和景泰蓝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都已进入花甲之年,还是第一次亲眼所见、亲自参与了将钢架结构与景泰蓝结合。
晨报记者 王萍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