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梨园“国宝”裴艳玲:我的灵魂在舞台上

时间:2014年11月19日 0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天津11月18日电 题:梨园“国宝”裴艳玲:我的灵魂在舞台上

  作者 高红超

  “我觉得她就是一位戏神”,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刘长瑜在看完裴艳玲的新剧《赵佗》之后感叹道。

  11月10日至22日,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举行。期间,68岁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扎着大靠,踩着厚底靴,领衔主演新编京剧《赵佗》,其精彩的武打套路、动人的唱腔,酣畅淋漓的表演令现场观众为之叹服。

  现场观众中不仅有天津市民,还有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戏迷。现居澳大利亚的李毓文说,为看《赵佗》,她特地乘机到新加坡,与朋友会合后,再辗转来到天津。“1986年,裴老师到香港演出时,我们就开始追她了!”说到裴艳玲,来自香港的戏迷蔡丽群兴奋不已,她说,裴艳玲在各地的演出他们几乎场场不落,前去观看。

  5岁登台,9岁挑梁,13岁唱红,三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被戏剧大师曹禺称为“人间国宝”的裴艳玲虽年近古稀,却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行内人常把裴艳玲和梅兰芳相提并论:如果说梅兰芳把女人演透了,那裴艳玲就把男人演透了。裴艳玲塑造了众多铮铮铁骨男儿汉的形象,陆续扮演过武松、林冲、钟馗、响九霄等角色,在世人眼里,她是举世无双的女武生。

  刘长瑜与裴艳玲是近六十年的老相识。上世纪60年代初,她曾在天津观看裴艳玲的演出,当她得知台上一口气能拧近百个“旋子”的“小伙子”竟是女儿身时,惊叹不已。更让她惊叹的是,如今年近七旬的裴艳玲穿着几十斤的大靠,每一个动作依然有板有眼,一丝不乱。

  “年纪长了,但功没退,还是那么棒!”刘长瑜很佩服裴艳玲身上的那股“志气”和超常的敬业精神。

  裴艳玲曾在《响九霄》里唱道,“戏是我的梦,戏是我的魂,戏是我的命,戏是我的根,梦里魂牵都是戏,我是一个戏中人。”裴艳玲说,这也是她自身的真实写照。

  “裴老师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围着戏转。”裴艳玲身边的工作人员曹淑敏说,练功房里总能见到她的身影,在与别人谈天时,她也经常做着压腿的动作,她真正做到了“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要想得到观众认可,就一定要做加法不做减法。要尽可能掌握多的技能,当你一碗水装得满满的了,想不外溢都很难。”裴艳玲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剧目工作室主任麻立哲曾给裴艳玲配戏,目前正撰写《裴艳玲表演艺术研究》一书,她认为,裴演出时的最大特点就是激情满怀,将全部情感都投入到舞台和她的人物中,每一出戏都将人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将角色的魂演透了”。

  “她一身都是戏,浑身都是文化,浸透了艺术”,在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举行的裴艳玲戏剧艺术研讨会上,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自己同样是忠实的“裴迷”。他认为,裴所饰演的角色通过追求真善美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她是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之无愧的优秀艺术家。

  “生活中没有我,我的灵魂在舞台上。”眉宇间总是透着一股英气的裴艳玲说。她并透露,中国京剧艺术节的演出结束后,她又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部新戏中。(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