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老人坚持收藏旧品:广告海报 古旧手摇式电话(图)

时间:2014年11月19日 14:45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老人坚持收藏旧品:广告海报 古旧手摇式电话

  黄昌就家中的收藏室里,放着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的上千藏品。

  本期人物

  本期人物:黄昌就

  身份:民间收藏家

  常“驻”地:文昌北路、海珠中路和人民中路的天光墟

  不同时期的海陆空军军帽,万宝路广告海报,古旧手摇式电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亚洲汽水瓶……20平方米的房间里,墙壁、天花板、橱柜和地板上摆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物品,大大小小的藏品上千件。这里不是怀旧展览会,而是海珠区晓园新村黄昌就老人家中的收藏室。也许你已经见过他,在文昌北路、海珠中路等天光墟上,身穿老式军装、背着行囊的老人,就是黄叔。

  黄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收藏,但当时只看不买,直到后来环境逐渐宽松,才动了收集的念头。“最初收藏毛主席像章,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各种旧品都成了收藏对象。我们这代人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比较多,自己也当过兵,这些藏品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印记。”黄叔说。

  每周二和周六,黄叔凌晨4点就会从家里出发,骑车前往位于文昌北路、海珠中路和人民中路的天光墟“淘货”。地摊上的商品品种繁多,只要遇到合适的,他都会拿起手电筒仔细琢磨一番。“不是每次都能淘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但这么多年来天光墟已成为习惯,有时还能够与老板们和相熟的军迷寒暄几句。”

  藏品也并非总是深藏不露。黄叔会不定期在社区举行展览,免费展出自己的藏品。“每摆一次展览供街坊参观,就当自己去一次旅行,毕竟收藏的物品不能够孤芳自赏,能让街坊们看到我们那个时代的物品,回味一下,自己也更开心。”他记得,2012年有次在社区办展览,结束之后过来参观的街坊们都主动帮忙收拾东西,其中一位还送给他一副红小兵的袖章,“和别人分享得多了,别人也会与你分享。”

  三顾裁缝店

  这块洗衣板,对黄叔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藏品,为此,收藏时他还专门和出让的卖家合影留念。2008年,他路过一家裁缝铺时看到这块旧式洗衣板, 但直到第三次去的时候店主才肯转让给他。遗憾的是,当他再去找她想谢谢她时,裁缝铺已经关门了。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