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邓一光、毕飞宇获郁达夫小说奖 获奖作品聚焦教育

时间:2014年12月10日 09:15 来源:天津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华社杭州12月8日专电(记者 冯源)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7日晚在郁达夫的故乡浙江富阳揭晓,邓一光的《你可以让百合生长》和毕飞宇的《大雨如注》分获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两篇获奖作品不约而同地聚焦教育。

  著名作家邓一光移居深圳已有五年,格外关注外来务工群体和他们的子女“民二代”。中篇小说《你可以让百合生长》就是讲述一位“民二代”的“不良少女”兰小柯在艺术义工左渐进和他的音乐的熏陶下逐步打开心扉的历程。邓一光说,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二代”是自己责无旁贷的关注对象,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回到原乡,而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将会产生许多文化上的问题,“不良少女”的“攻击性”实则是内心挫折的表现。

  而与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兰小柯不同,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大雨如注》则描写了一对把精力全部投入教育的父母大姚夫妇和他们的优等生女儿姚子涵,但是结局却是黑色幽默的:望女成凤的父母为了姚子涵练好英语口语请来了美国外教,而外教带她在雨中的疯狂玩耍却让她感冒发烧并得上了脑炎,不会说汉语了,只会说英语。

  毕飞宇说,小说题材源于自己在南京听到的一则真实病例,主人公之所以被取名为“子涵”,因为有统计数据显示,这是中国父母近年来最爱给孩子取的名字之一。

  毕飞宇表示,当前谈到教育弊端,许多人都批评体制,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家长也成了这一体制的“共谋”,而且是怀着满腔爱心的“共谋”。而女主人公“只会说英语”的结尾,则寄托了他对汉语教学“失语”的忧虑。毕飞宇同时也是家有考生的家长,他坦言,自己也必须对现实作出妥协。

  除了两部获奖作品外,马金莲《长河》、迟子建《晚安玫瑰》和弋舟《等深》获得了中篇小说的提名奖,艾伟《整个宇宙在和我说话》、须一瓜《寡妇的舞步》和叶弥《亲人》获得了短篇小说的提名奖。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由浙江省作协《江南》杂志社和富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郁达夫小说奖则是针对海内外华语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小说类文学奖项,每两年举办一届。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