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研讨会1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图为研讨会现场。 杨喆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杨喆)中国地域文化研讨会18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在会上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重和倡导多样性,才能源源不断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否则势必导致单一、呆板、停滞和退化。
本次研讨会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中华书局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在会上强调,地域文化是港、澳、台人民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寻根的热点,弘扬传统的地域文化有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
与会者还对中华书局近日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以下简称《通览》)予以评价。
《通览》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全国各地近千位专家学者及中华书局多位编审人员历时八年合作完成。其按中国的行政区划,各省区直辖市各为一卷,连同港澳台共34卷,各卷50万字左右,全卷1700万字,是中国第一部全方位的分省文化地图。
陈进玉介绍,编纂《通览》旨在发挥文史馆存史资政的作用,填补全方位梳理中国地域文化的空白。《通览》的出版,可谓在生动展现中华地域文化多样性、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大格局方面,迈出了可喜一步。
著名作家、《通览》副主编王蒙指出,《通览》的编辑出版凝聚了很多辛劳,但并不表明它已经完美,也不意味着地域文化研究的结束,而是为地域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览》的编撰与出版,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部分地区开始编撰或已出版当地地域文化通览。(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