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沙洋农民“卖风景”年入6亿元

时间:2015年03月11日 09:54 来源:湖北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沙洋农民“卖风景”年入6亿元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彤

  江汉平原油菜种植由来已久。56岁的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村民王方明和村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政府惠农政策的引领和当地龙头企业的帮助下,这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美了沙洋,更富了父老乡亲。

  说起与父辈种油菜的不同,王方明打开了话匣子,“从前都是家家户户单打独干,现在我们还没种下地,就有大买主来下订单了!”

  小小菜籽为何越来越俏?首先是品种好。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在当地推广,单产大幅提高,但传统小作坊榨出的油就是一般的高芥酸菜籽油,卖不出好价钱。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油脂加工企业,建立优质油菜籽加工开发区域带,与全县以及周边地区超30万油菜种植户签订单合同,统一供种,建成大规模基地。推行机械化耕整精量直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据介绍,开展订单合作后,张池村年生产“双低”油菜籽144万多公斤,种植户增收20多万元。

  与此同时,小作坊已被现代化的油脂产业园所取代,榨出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的“双低”菜籽油,打响“三月花”品牌,畅销全国。据介绍,沙洋县双低油菜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以上,产量约11万吨。当地6家龙头企业年加工菜籽能力达60万吨,年加工产值达10亿元。

  连片种植的油菜基地,带来的不仅仅如此。2008年开始,沙洋县每年3月中旬都会举办油菜花节,以“花村花海”景观建设为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农业。为期一个月的花期,吸引省内外百万游客前来游玩。2014年的油菜花节期间,游客人数突破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6亿元。

  张池村正处于油菜花节的核心景区。村民有的开餐饮,有的开副食店,好不热闹,一个月能挣一两万。当地人感叹,卖花一月,抵种地一年。

  【一号文件摘要】

  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专家点评】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利润水平不高。沙洋油菜产业的发展告诉我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不能仅仅局限在农产品生产过程,而要让第二、三产业附着其上,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才能开掘更大的升值空间。

  沙洋油菜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发挥了很大作用。采用订单农业的形式,使农民能够获取信息、技术等多方面保障。农民获得了切实的收益,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又促进了油菜籽精深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油菜产业真正从农业延伸到工业、服务业,一产起步、接二连三,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辟新径。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梅学书)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