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仁老人讲述自己追随雷锋脚步的往事。
记者陈亮 摄
《320位老人为“贴心护工”凑钱4.2万》追踪
挤出治病钱帮“女儿”感动网友,“雷锋战友”刘安仁讲述与雷锋的故事——
记者史强 谭在龙 通讯员胡达会
武汉市江夏区中心福利院护工王腊荣17岁的独子不幸患上急性白血病,福利院320位老人自发展开募捐,先后从牙缝中捐献4.4万余元救命钱,并以各种方式帮助温暖着王腊荣一家。
昨日,本报讲述了4位五保老人如何无私帮助“女儿”王腊荣的故事,感动无数网友,其中雷锋战友刘安仁老人的故事更是引起网友的热议。记者昨日再次与老人长谈,回忆老人与雷锋之间的点滴,也了解到老人一生学雷锋的感人故事。
贫苦少年入伍成标兵
1941年,刘安仁出生于江夏五里界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母亲常年有病,里里外外都指望父亲种地的一点收入。因为家境贫寒,排行老三的刘安仁小学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帮忙照料整个家。
1960年,父亲去世了,刘安仁响应政府号召,报名参军,后被分在沈阳军区某炮兵团。
入伍后,因为有些文化,他被分到连队管理电台,后来被调至团部做机要员,负责传递机密文件。
短短2年间,他曾两次参加军区组织的大比武,取得优异成绩,也因此2次荣立三等功,本人也被提为班长,成为所在部队的标兵。
握手雷锋,手心都是汗
同在一个军区,刘安仁也是最早一批听说雷锋事迹的人,当时他心中对这个只比自己大一岁的战友充满敬佩。
1961年2月,刘安仁所在部队接到通知,雷锋要来为全团战士作报告,消息传来,全团都沸腾了。更让刘安仁兴奋的是,他作为优秀士兵代表,有幸参加了会前的接待工作。
刘安仁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第一眼看到雷锋的样子,个子不高,话语不多,脸上始终带着暖人的微笑,更像家中的兄长。
因为时间紧张,“接待”工作其实也就不到半个小时,雷锋和每位代表都简单地问了好,握了手,等到刘安仁握手时,他心里很激动,握完后才发现手心都是汗。
刘安仁回忆,报告会非常热烈,雷锋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童年,党是如何将他一个孤儿培养长大,自己一定要懂得知恩图报,用自己的全部回报党,回报人民。刘安仁在台下听得心潮澎湃。
虽然与雷锋交谈仅有1分钟,但在刘安仁心中,这一刻是永恒的,从此,他决心沿着雷锋的脚步前行,直到终生。
生活中尽显雷锋本色
几年后,他因伤复原,回到家乡当起了生产队长。当时队里有安置来的3个五保老人,有些人嫌这些老人是累赘,但刘安仁不这样想,他觉得每个人都会老,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他不惜冒着“犯错误”的危险,利用职务,偷偷帮老人解决了不少困难,老人们都非常感激。
来到福利院后,他成了老人之间的“调解员”,老人们发生了一些小矛盾,他都会站出来帮忙解决,因为他性格直爽,评判公道,老人们也都很服他。
刘安仁心系全国,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率先向灾区捐出了50元善款,而这是当时民政部门发给他的一个月的津贴,他的善举当时也带动了很多老人捐款。
刘安仁说,自己跟雷锋比起来逊色太多了,自己只是在生活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包括这次给王腊荣的捐款。他说,王腊荣是个好人,希望有更多人能帮助她。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