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朔城区张蔡庄乡寇庄村,有一座当地人习惯叫“十二连城”的城堡,以石窑为主体,典型的塞外民居群落,是黄土高原民间石窑艺术的集大成者。4月中旬,朔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莱芙致电本报记者,遗憾而又急切地说,这个宝贵的城堡现濒临破毁,它的价值不止是一种建筑文化,更重要的是它的主人李澍洲为官清廉,很有民族气节,值得后人敬仰。
记者通过实地采访,还联系到李澍洲的曾孙李凌云先生,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扑面而来。
A 真名叫“谁院”
4月16日,记者陪同孙莱芙先生赶赴寇庄。
在村里,这是一座坐西向东并不起眼的院落,双门紧闭,门环上挂着锁,几经风雨侵蚀的木门,已经剥落腐朽。正门两侧的八字墙上用青石雕刻着一副横联,上联是“半村半堡”,下联是“可读可耕”,横联下方各有一个青石浮雕,左侧为雄狮滚绣球,右侧为母狮戏幼狮,配以祥云背景,动感十足。大门悬空,下有一个高约10厘米的空隙,院内的黄土裸露出门。从门缝可看到,屋顶上荒草萋萋。此处明显人迹罕至,是一座荒院。
孙莱芙说,“十二连城”其实叫“谁院”,占地6亩,是1932年建成的。正门大门下和院墙四周以前都铺着厚的条石,环四面外墙上都镶嵌着拴马的石环,墙下有出水口。“十二连城”的东北、东、西南开了三座大门,东北门为正门,石砌拱门。
为啥叫“谁院”?孙莱芙讲了一段故事。“十二连城”建成时,恰是春天。李澍洲拜会朔县(编辑注:朔城区前身)县长、有名的清官纪泽蒲时,请他给大门上题几个字。纪泽蒲说:“我不能给你题,题了怕不符合你的心思哩。”李澍洲说:“不用担心,你怎题也能。”纪泽蒲大笔一挥题了“谁院”两字,两字只占了牌匾的一半位置。
大院正门门额上,“谁院”二字占了门额的右半个,左半个有百余字的题记:“民国二十一年春,海寰先生(编辑注:李澍洲字海寰)筑室于其旧宅之南,嘱为题‘谁院’二字以额其门。余曰:‘此非子之院也耶?!’先生曰:唯唯,否否,自我筑之为我之院,自我居之为我之院,靖节先生曰:吾亦爱吾庐,然则吾宁不爱我院焉?惟是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吾焉知今日之我不为非有日之我,吾又安禁其为我居之院,不转而非我居之院,是以‘谁院’也。噫,吾庐谁院,其意殊,其为达观也,一而已矣,先生亦高世之士欤?!不其(山东即墨县古称)纪泽蒲。”意思是,自己修建的居所,现在居住的居所,今后不一定还是自己的。
这段话,不仅表现了当时时局动荡的社会环境,而且表现出一种对待物质的旷达胸怀。
东门和南门都已封闭,南门因修缮不见了原来的模样。东门的设计风格与东北门相同,大门左右精心雕刻着一副楹联:上联为:“常耻躬之不逮”,下联为:“欲寡过而未能”,皆出自《论语》。门额是“静远”二字,许是道出了当时“谁院”主人李澍洲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B 大院中间是“十二连城”
说话间,49岁的村委主任王爱成过来,掏出一串钥匙,打开了正门,说:“咱们村委平时锁着大门,怕人们进去糟蹋了。”
孙莱芙打趣道,寇庄穷,没钱保护,只能锁住。
进门看,这个院落果然很有特色。一座大院子,四周青石碹筑石窑44孔,大院中间居然还修有多孔石窑。奇妙的是,院中间的多孔石窑呈四方形,每面3孔,四面共有12孔,所以在当地有了“十二连城”的叫法。“十二连城”四个面,每面有3孔窑,一明两暗,只中间窑洞开门,两侧窑洞只开窗户。“十二连城”的12孔窑洞内部互相连通,中间是四通八达一个大厅。“十二连城”窑洞的窗框窗棂精美,富贵气派。
大院内的石刻都是一寸三錾,錾道整齐精美,图案华丽,堪称一绝。石窑顶檐全是青砖所砌,并磨制雕刻出各种花鸟图案造型。
大院北面是正窑,窑外有石阶,拾级而上,到达窑顶。荒草萋萋,早不见昔日铺就的方砖。窑顶原本全铺着方砖,又平又光,能晒粮食。站在窑顶,沿四周俯瞰,“十二连城”和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浑然天成,坚固朴实,似城似堡,透露出一种古朴苍凉之美。
关于“十二连城”,当地人传称“一石一银元”,当年建筑时使用的石头,是每块花一块银元购置的。
孙莱芙说,李氏一族为何有如此巨大的财力物力,为何曾被乡里羡誉之曰“父子七举人,叔侄两留洋”,一直无从考证。
C 世代书香家运昌
王爱成接过话茬说,前年,李氏后人回来上坟,他也因而留下了李澍洲曾孙李凌云的手机号码,李凌云远在外省。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李凌云先生。他在给记者发来的电子邮件中说,据他爷爷李鸾举(八世祖)留下的书面资料记载,寇庄李氏系明朝洪武年间,先祖(一世祖)李裕茂从洪洞大槐树移民北上,定居于朔州高家庄村,后迁居寇家庄,至今已逾十世。其四世祖李佑廉中举人,以“克勤克俭、勤奋学习、宽厚待人、律修厥德”为家训,坚持“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的原则,勤俭持家,半耕半读,成为桑梓旺族。世代书香,家运昌盛,三十年无丧事。
说到“父子七举人,叔侄两留洋”,李凌云说:“这也是事实。四世祖李佑廉中举人,其子秉仁、秉义、秉礼、秉诚、秉信、秉福连续中举;七世祖李澍洲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八世祖,即我爷爷李鸾举的二胞兄李凰举由山西大学采矿系毕业以后,留学日本。”
问到李澍洲为何要修建“十二连城”时,李凌云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李澍洲生于1876年(清光绪二年),卒于1937年,享年61岁,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阎锡山的同窗。历任宁远(今内蒙古凉城县)知事、山西警官教练所主任、长芦盐运司主任等职,一生勤俭清廉。赴宁远上任之时,问父亲李厚生,有什么要叮嘱的。六世祖李厚生说,官场上的钱我不爱,挣个好名声回来。
李澍洲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在宁远多有政绩,百姓流传:办大事、了小事,宁远李知事。离任时,百姓送万人伞。但因他在宁远时处事公正,得罪了土匪卢占魁,1915年,一把火把位于“十二连城”北边的李氏故居“楼院”烧毁。
李澍洲时而从政,时而从教,时而农耕,时而经商,广置田产。随后以石头修建石窑院,也即十二连城。“石窑院原打算修建两层,因为日本侵华,二层未修建。”李凌云说,“因为七世祖李澍洲宁愿举家背井离乡,也不肯给日本人当县长。要不,十二连城可能要比现在更辉煌。”
D 绝不“服侍”日本及伪政府
孙莱芙说,李凌云这一说法有证可考。
村里有个老人叫王玉,前年92岁时才过世。老人生前和他说过,李澍洲是个大高个儿,清末举人。
据王玉当年回忆,站在“谁院”窑顶瞭望,凡目光所及,无处没有其田产。说到其田产,南至贾庄,东至山阴,北到小平易,西达海子堰、下木角,数量众多,地界广阔,大洼村还专门建有李澍洲的“地庄”,专管土地经营。李澍洲在县城内商铺、地产也很多,其中十字街大部分为其店铺,东、南、西门都有其当铺,盐市街一条小巷尽为其房产。
至于兴办水利,《朔县志》也有明确记载。民国初年,朔州大旱,兴办水利已成发展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1917年,李澍洲自筹资金,开办玉成水利公司,开通了敦厚渠,引羊角山沟洪水,经寇庄西南而下,可灌田1000余亩。
1937年9月28日,日寇占领朔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九·二八”惨案,城内有户口的被害居民达3600多人。
从“谁院”完工到日寇入侵,中间只有5年时间。李澍洲竭力反对日本侵华战争,告诫其亲属绝不服侍日本及其伪政权。1937年,日寇占领朔县后,日伪政权曾力邀李澍洲及其也曾留学日本的侄子李凰举参与政事,软硬兼施,或许以高官厚禄,或以火烧“谁院”威胁,都被断然拒绝。他把家眷疏散至兰州、包头、呼和浩特一带,自己在米昔马庄天主教堂藏身,度过余生。
孙莱芙说,一个开明乡绅的人生画了句号,但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座“谁院”。怎样才能让这座城堡主人的清廉、正直、铮铮民族气节流传百世?值得我们深思。本报记者 王晋飞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