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动漫形象的设计者朱宇辰今年24岁,曾为温家宝等领导人画过漫画。制片方供图
新京报讯 (记者贾世煜)昨日,大型历史揭秘电影《旋风九日》在京首映,并将于15日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首次把邓小平访美险遇刺细节搬上了大银幕。此外,本片还首次在银幕上出现了国家领导人的动漫形象。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到美国进行了九天的正式访问。期间,邓小平夫妇在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敦和西雅图等城市访问。
行刺者:记者+三K党
该电影披露,访美期间,邓小平曾两度险遇刺杀。
第一次是在白宫,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会见邓小平时,现场突然发生短暂的骚乱。两名持美国国务院颁发合法采访证的记者试图在现场进行刺杀活动,被安保人员架走。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74岁的邓小平表情冷静,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事后,卡特对邓小平说,希望这个事故不要“有所妨碍”。邓小平回应说,“当然没有”。
邓小平还曾险遭美国老牌恐怖组织三K党成员刺杀。当时应邀去西蒙顿镇晚餐并观看牛仔表演的邓小平从电梯出来,进入酒店大堂。旁边突然窜出一个人,迅速从衣袋里掏出一包东西,向邓小平方向扔去。时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兼警卫团团长的孙勇,和邓小平的警卫参谋张宝忠等人护着邓小平向外走,美方安保人员扑向袭击者并将其制服。
出了大堂,又有一名中年男子气势汹汹而来,他的右手插在大衣口袋里。美国特勤局特工保罗·凯利怀疑里面是一把手枪,于是一记重拳将来人打翻在地,其余人护送着邓小平继续前行。
导演:不刻意回避敏感
《旋风九日》导演傅红星表示,影片中所有的故事来源、资料和对白,都是真实的,其中有不少资料来自美国已经解密的国务院外交档案。他说,《旋风九日》不刻意回避邓小平访美九日中的任何一个敏感事件。
据《旋风九日》制片人吕木子介绍,该片90%以上的影像资料都是从美国买来的,90%以上的现场采访都是摄制组在美国沿着邓小平当年的访问路线实地拍摄的。当年,来自全世界上千家媒体采访、报道了邓小平访美,影片中出现的资料都是从相关档案机构中搜集并购买的。
“这些珍贵的资料,藏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美国也是首次解密,甚至邓小平的家人也从未见过。”吕木子说。
揭秘
小平动漫形象是怎样诞生的
在以往的电影中,通过动漫手段来讲述国家领导人经历的并不多见。而《旋风九日》中把历史影像资料、受访者画面和邓小平动漫视频剪辑在了一起。
吕木子介绍,影片中使用小平的动漫形象足有12段,既有法式、美式、日式动画风格,还有传统皮影风格。
这个首次在电影中亮相的邓小平漫画形象,得到了邓家的认可。
“片方还特别请邓小平的长女、画家邓林把关。片子送过去没多久,邓林就专门打来电话表示同意。”吕木子说。
这些邓小平动漫形象是谁设计,又是如何诞生的?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在《旋风九日》北京首映礼现场,采访了设计邓小平动漫形象的“90后”朱宇辰。
朱宇辰今年24岁,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曾为温家宝等领导人画过漫画。去年5月,傅红星通过学院找到他,希望由他来设计邓小平的动漫形象。这是首次尝试在电影中加入国家领导人的动漫形象,朱宇辰一度和自己的导师商量如何把握个中尺度。而他的创作,也包含了从写实到夸张的多样风格。
他回忆,创作过程中至少出过3个版本的邓小平动漫形象,而现在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是相对“中间”的一版。其他两个版本中,一个是比较写实一点的,另一个则更卡通一点。“最后是傅导拍板定下来的。”
朱宇辰还说,电影中邓小平的动漫形象也是有变化的。在参加会议时,邓小平的动漫形象往往比较严肃一点;而在参加宴会,比如在布热津斯基家中的晚宴时,就会稍微活泼一些。
在朱宇辰看来,通过动漫形象展示那段历史更多的是为年轻观众考虑。
“动画从表面上看很简单。但事实上,一个晚宴中吃了哪些菜、墙上挂了哪些画,都要进行大量的考证。”朱宇辰说,创作前他们阅读了大量书籍,并观看了不少影像资料。
延伸阅读:
"领导人动漫"这个可以有
领导人动漫,可以说在我们国家还是第一次。只要民众欢迎,也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据报道,10月14日,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则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动漫视频。在这则5分多钟的视频中,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以往的国家领导人在视频中先后以卡通头像出现,这也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首次以动漫卡通人物出现在公众面前。
对于这则动漫视频,坊间和媒体都有着猜测,有的认为是网友上传,也有的认为是官方背景制作。这则动漫视频来源何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动漫传播效果究竟好不好。
这则视频画面语调轻松幽默,两天时间点击量超过了100万次,获得不少好评。这一方面反映出民众对领导人的关注,一方面说明这种形式被广泛接受。
中国领导人动漫惊艳网络
短片的主要部分是以习近平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中国领导人的产生过程。在视频中,一个公务员模样的卡通人物一级一级沿着不同的职位向上跳,由此阐示:中国干部一般都要从低级别的基层做起,经过乡科、县处、厅局、省部等逐级晋升。能够从700多万基层干部中脱颖而出,一直晋升到正部级干部的,几率只有1.4万分之一,平均所需时间至少23年。
视频中说,习近平从中国最基层一级相当于欧美的社区干起,到县、市到福建、浙江、上海等好几个省(市)的一把手,到国家副主席,再到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至少经歷了16次大的工作调整,治理过的地区人口累计超过1.5亿人,这一过程前后用了40多年时间。
领导人漫画为何受欢迎?
这样的传播方式以及引发的舆论反应说明,在以民众为"主场"的舆论格局下,要对接群众期待,适应时代变化,不仅要积极提升政治报道的技巧,还要创新政治传播的理念。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公开报道、政治传播中,活泼的表现形式、清新的报道风格、亲民的传播方式,更能瞬间拉近领导人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政府工作报告首推图解本 收录李克强卡通形象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介绍,《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15)》共收入76幅照片和图示,在报告全文中插入形式各异的图表。
李克强的卡通形象也被收入书中。报告"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部分,李克强的卡通形象对中国的高铁、水电、风电、新舟60飞机等"中国货"竖起大拇指,他也被媒体誉为"超级推销员"。
去年,中国政府网发布一组名为《图解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图片新闻。这幅漫画中,李克强穿着深蓝色西服,搭配着浅蓝色的领带,嘴角微微上扬。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发布李克强的漫画形象。
邓小平访美登银幕 还原险遇刺杀情节
邓小平访美险遇刺杀这一惊险情节,将在5月15日上映的电影《旋风九日》中首次搬上大银幕。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到美国进行了九天的正式访问。访美期间,74岁高龄的邓小平参加了80多场活动。当时,美国多家媒体将邓小平访美形容为"刮起了邓旋风"。
独家策划:邓小平访美遇袭秘闻公开 刺客持刀抵近领袖
就在卡特演讲接近尾声时,记者群中一个戴红色贝雷帽的女郎突然尖声喊叫。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几名特工忙冲过去将狂呼的女郎抱住。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但泰伯森却站在人群与讲台中间纹丝没动,仍冷冷地巡视着前方。就在特工们忙着阻止闹事女郎的时候,从记者群中又蹿出一个穿黑皮大衣的高个男子,他越过警戒线,一边朝讲台上的邓小平冲去,一边从衣袖中抽出一把短刀。泰伯森像头扑食的猎豹从斜刺里猛撞过去,高个男子被狠狠撞倒在地,正欲挣扎,脖颈已被一条有力的臂肘死死夹住,丝毫动弹不得。随后冲过来3名特工将他架走。正在演讲的卡特只稍微停顿一下,便继续用他热忱、轻松的语调念着欢迎词。站在一旁的邓小平则默默地望着面前的人群,脸上始终带着安详的微笑。男的是三K党成员,女的自称革命党,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杀手,只不过想闹出点事儿出出风头。
邓小平长女:父亲从未走上神坛 不用走下神坛
我们全家都有这个概念:邓小平是人,不是神,从来就没有走上神坛,所以也用不着走下神坛。
父亲是个很接地气的人,父亲的道理都是从老百姓来的,像"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他用了这些民间的谚语说出来,实践发现对的就坚持,错的就改正。
父亲是个很接地气的人,他的道理都是从老百姓来的。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