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北京文玩市场正退烧 古玩城就像一座鬼城

时间:2015年09月30日 07:57 来源:搜狐文化 字号:       转发 打印
第1页 :撤摊进城价格吓退百姓

文玩市场

文玩市场。


  家住十里河附近的刘丹发现,这两年家门口的几家文玩珠宝商城不“堵”了。几年前一到周末,这里就会被四面八方来淘货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当时热门的珠宝商铺人潮如织,老板根本来不及招呼新客。

  前几天,在周围一家综合文玩市场,刘丹也发现了同样的场景,几百平方米的一层营业大厅人迹罕见,大部分商户都没有开门,仅有的几家商户也没有客人,店主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机。“简直就像一座鬼城。”刘丹在想,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古玩城生意竟变得如此冷清。

  文玩珠宝市场提前进入了寒冬,在圈内人士的意料之中。几年来古玩市场过度扩张,经济形势衰微导致人们“手紧”,微信电商成为新渠道,都导致了这个市场今不如昔。

  撤摊进城 价格吓退百姓

  北京最早一拨儿玩家都是从潘家园、报国寺“练”出来的,当时一到周末,古董、珠宝、文玩杂项露天摊位比肩接踵,不少流连地摊的玩家都有过 “捡漏儿”经历。

  资深媒体人孙怡2010年左右在报国寺内上班,她见证了当年地摊交易的辉煌时期,也看到了许多摊位为躲避城管而四处流窜。当时正是收藏鉴宝节目最火的时候,很多新玩家刚进“圈子”,大批的新古玩珠宝交易市场开始在北京拔地而起,让不少古玩商人动了心。

  一位熟悉的摊主告诉孙怡,下个月就要搬到古玩城里去了,这是为了今后经营能有个固定场所,不用再露天卖货。不过,这也意味着,原来每天几十元的摊位成本就要变成几百元了,必须卖“尖货”才能回本。

  “全国当年各地都在搞古玩城,‘撤摊进城’是个普遍现象。”孙怡告诉记者,由地摊市集改造为规范化古玩城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过变身后,很多古玩城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繁荣。古玩城的环境虽好,看起来也比地摊的信誉度更高,但其本身门槛较高,将一些想淘便宜货的收藏者挡在了门外。有了摊位租金、水电费等支出,经营者也会均摊成本,间接推高了货品价格,让许多大众消费者望而却步。丢了中低端市场,而高档精品市场消费却没跟上。许多古玩城奔着高档会所去发展,但最终能成功经营的无几。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