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现的金钱柳群面积在一百亩左右,最大一棵直径约70公分,高30多米。
本报讯:11月23日,记者跟随“美丽中国 生态科考”第二队,在佛顶山核心区甘溪乡晒溪村境内发现近百亩的青钱柳,在民间被叫做“摇钱树”。专家称,这是目前贵州省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青钱柳种群。
当天上午,记者与专家组一起,从石阡县城出发,经过10公里的崎岖山路车程后,于11点多开始进山,一路穿越多道山梁,跨越10余道小溪,直到下午3点左右,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山涉水,进入一处深山峡谷密林区。
向导能明亮跑在最前面大喊:“快来呀,这里有条大蛇,1米多长!”。在两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能明将大蛇捉住。就在大家都在惊喜冬季巧遇毒蛇的同时,贵州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杨成华发现身后一株青钱柳,该株大树直径在70公分左右,高30多米。杨成华放眼一看,非常吃惊:“这一片都是青钱柳!”
据护林员能帅介绍,这种青钱柳在该片区面积非常大,估计至少在100亩左右,具体有多少株,暂时无法统计。
贵州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杨成华表示,“佛顶山野生青钱柳的分布这么大,这在贵州极为少见,应该是贵州目前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青钱柳种群”。
据林业专家介绍,青钱柳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果实像一串串铜钱,故又名摇钱树,是冰川世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我国南方少量地区,多以零星分布。青钱柳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树皮、叶、根有杀虫止痒、消炎止痛、祛风之功效。中医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能明显降低血糖。因此又有“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第三棵树”之誉。
有关科考专家说,由于其种子具有深度休眠性,繁殖十分困难,现已成为濒危植物。因此,佛顶山发现的这片野生青钱柳群落,无论对于科学研究还是物种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