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2016年网络中国节端午

2016年06月08日 09:10:00  来源:太行日报综合
字号:    

五月五,端午到,家家门上插艾蒿

  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民间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从2008年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晋城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五月五,端午到,家家门上插艾蒿。

  驱虫辟邪最重要,五色脖索身上绕。

  娘大给孩带香囊,旮低旮旯抹雄黄。

  软米粽,江米粽,除了吃还互相送。

  炸油糕,煮麻糖,街坊邻里都尝尝。

  吃饱喝足一拨来手,去看丹河赛龙舟。

  当年屈原多少事,还在今人梦里头。

  (市文明办供稿)

 

  端午始源说

  追念历史人物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中,流传最广当属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屈原以是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亦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迎涛神之说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此外,据东汉《曹娥碑》记载有端午纪念孝女曹娥之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在五月五投江,5日后抱出父尸。

  “恶日”说

  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有:“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因此,端午是消毒避疫的日子,“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

  龙的节日

  此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首先,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其次,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最后,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考证,《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五吃粽子的节俗,却把吃粽子写到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他提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端午节的“斗百草”、“采杂药”等活动,实与屈原无关。

  纪念秋瑾

  秋瑾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因纪念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还是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的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嘉兴“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有关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2006年5月,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等等。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艾叶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以酒洒喷。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

  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悬挂钟馗画: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

  佩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诗词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

  记包黍沈流,

  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

  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

  红丝缠臂,

  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

  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

  菖蒲桃柳,

  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

  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

  一樽煮酒,

  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

  把君愁袂吹裂。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和每一个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众所周知,端午节因纪念屈原而来,传承的是对于高于个人生命的社会价值的信念。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本报特推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专版,在大家品尝香粽的同时,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起源、民间习俗,品味其浓郁的文化内涵。

  《七律·端午》

  少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唐 殷尧藩

  六幺令·天中节

  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手艺

  巧缝“香布袋”匠心迎端午

崔小娥和乡亲们一起制作“香布袋”。

  端午节临近,6月1日上午,泽州县犁川镇上犁川村72岁的崔小娥大娘早早就联合几个老姐妹,一起动手制作香囊、布偶,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

  在崔小娥大娘家的院子里,崔小娥、王小桃、闫小双、胡二梅几位大娘围坐在一张铺满布料、棉絮、艾草、香荆、朱砂、樟脑等物料的圆桌旁,有的拧绳,有的裁剪,有的填料,有的缝合……做得不亦乐乎。虽然老人们都不是第一次制作香囊、布偶,但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围在一起制作端午节佩饰,一针一线传承的都是浓浓的民俗文化。当看到一只只朴拙稚趣、香气沁人的香囊、布偶从手中“变”出来,每位老人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端午节佩饰在上犁川一带被称作“香布袋”,每年五月端午,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要佩戴“香布袋”纪念屈原,同时起到驱虫、杀菌、防瘟、辟邪、教化儿童、祈福保平安的作用。崔小娥大娘告诉记者,早在60年前,她还在做“女儿”的时候,就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制作香布袋的手艺:布老虎、布娃娃、香囊,品种不多,但花样齐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这门手艺就一直伴着她。每年端午节,崔大娘都会早早准备好物料,给几个孙子、外孙以及邻居的娃娃们缝制端午节“香布袋”。

  崔大娘缝制的“香布袋”大致分为两种:男孩子佩戴的“雀口八舌”香囊和“小老虎”布偶,女孩子佩戴的“小石榴”香囊和“丑囡囡”布偶。这种古老的端午佩饰文化背后有着深刻的寓意——“雀口八舌”香囊寓意希望佩戴的男孩子要安身立命、寡言多行,不要像麻雀八哥那样叽叽喳喳传闲话、乱说话,人云亦云;“小老虎”布偶寓意男孩子会结结实实、虎虎生威地长大成人;“小石榴”香囊寓意女孩子要含蓄内敛,多子多福;“丑囡囡”布偶则是希望女孩子白白胖胖,善良贤惠,要多修内在之美德,不要只看外表,图慕虚荣。

  崔大娘还向记者专门介绍了“香布袋”中的两种主要填料:艾草和香荆。这两种植物都是从上犁川本地就地取材的,不但香气扑鼻,沁人肺腑,而且香味持久,能够保证孩子们从五月初五一直戴到六月初六,一个月香味不消散。这些填料散发出的强烈香气足以起到驱蚊虫、杀病菌、防瘟疫、利滞气、通关窍、消肿止痒、祛风解表、护肝利胆等保健功能,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的最爱。

  伴随崔小娥大娘近60年的传统手艺,如今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今年,上犁川村以崔大娘为首的原汁原味、匠心独运的“端午香布袋”也走上了市场。(文/图 本报记者 吴希莲)

吃粽子、戴花绳、挂艾蒿……晋城网友分享“端午记忆”

  端午节快到了,每当这个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包粽子,戴花绳,还是采艾蒿?不少市民感慨,去超市买几个现成的粽子,成了最便利、最快捷的过端午的方式,也是大多数人的首选。此外,就是乘着端午节小长假出去游玩。传统的节日味儿越来越淡。端午节到底该怎么过?近日,记者采访了不少网友,来分享一下他们独特的“端午记忆”。

街上有人卖花绳,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

  艾蒿挂得满屋子都是

  讲述人:@芳草依依

  我儿时的端午节可比现在有意思多了。

  那时的端午,最期盼的是采艾蒿。得到大人指令的小孩子像撒欢的小马驹,一路呼啸着奔向沟渠去采集。端午的喜庆气氛,被我们这群孩子渲染得到处都是。采回来的艾蒿,能想到的地方都被我们插满了。一屋的艾蒿味,微苦。大人说,辟邪。小孩子却看着自己插上的艾蒿生出成就感。

  最大的乐事莫过于吃粽子了。清香四溢软滑可口的粽子放入嘴中那一刻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时候的粽子,嚼起来有弹性,入口有爱的味道,黏黏的,甜甜的,让人难以忘怀。我们也常常把糯米吃得满脸都是,但因为是端午节,通常是不会受到责怪的。

  可是,现在的端午呢?采艾蒿,没地方去采,小孩子甚至不知道艾蒿长什么模样,超市卖的粽子嚼在嘴里,没有以往的甜糯味道。

  突然,我如此想念儿时的端午节。想要告诉儿子,我们那时的端午不是这样过的,却没有语言去描述为什么我们渐渐失去了端午的趣味,这真是一种遗憾。

  奶奶亲手给我做花绳

  讲述人:@清风飞扬

  前年端午放假,本打算和朋友去旅游的,可想起家中的奶奶,已到古稀之年,还每年包好粽子等我回家的情景,实在不忍心,果断坐上回家的客车。

  刚一进家门,就看见奶奶坐在床边,旁边放着五颜六色的彩绳,还有剪刀等工具。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起,编成好看的结。“快,把手伸出来,看看今年的花绳儿好看么”。说着她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小心地将花绳儿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还系了好几圈。她的那双大手依然温暖,却一年比一年粗糙了,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奶奶总说花绳儿能带来一年的好运,还能避邪、保佑人,每年她都会帮我们这群孩子搓上一大团。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端午节的好多习俗越来越淡漠了,除了保存对古人的一种敬佩和怀念外,心中时常牵挂着奶奶那双为风湿所累不再灵巧的手,每每这个时候心里总会泛阵阵酸楚。今年我还机会回家陪奶奶一起过端午,多少弥补一些内心的缺憾。

  那一年我知道了《白蛇传》

  讲述人:@缘来是你

  伴随着初夏的阳光,大街小巷的空气里飘散着清清的粽香,端午就如这天气一般,恰到好处地来到了。

  那时候我还上小学五年级,回到家时,一眼看到了门上的艾蒿,妈妈说是避邪的,可我的印象里,总是等它干了,会煮成水给我洗澡。家里每间房在这天都会熏着艾蒿,按母亲的说法,端午熏艾蒿,一年都没有或少有蚊子,所以年年照例都是一早熏到晚。然后,母亲就会把雄黄涂到我的头顶、手上和脚上。我就问这黄色的粉末是什么?母亲说是雄黄。然后就跟我说起了《白蛇传》的故事,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黄酒才化作了白蛇。我问母亲,妖怪是不是闻到这股气味就会显出原形?她笑着说,抹了雄黄,蛇、蜈蚣、蚰蜒等就会远离我,否则就会从我的脚心、手心钻进我的身体里。那时候,可把我吓得够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些黄色粉末……

  系“百锁”帮牛郎织女搭桥

  讲述人:@心晴

  我的端午节记忆比较特别,端午节必须系“百锁”,而我却日日夜夜盼着把它取下来。

  小时候,我经常跟爷爷到村子里看戏,很早就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对他们的遭遇十分同情,总是期望能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而每年端午节系“百锁”就是个很好的机会,当别的小朋友在这一天炫耀谁的“百锁”好看时,我的心里却一点不在乎,而是惦记着把它取下来,我们老家的规矩是“百锁”一直要从端午节戴到农历六月初六,才能取下来。取下来的“百锁”不能随便扔掉,而是要系上馍馍,使劲扔到树上。母亲告诉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喜鹊把“百锁”叼走,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时候,飞到天上给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鹊桥相会。每到六月初六这一天,我一定会用“百锁”系上一块很大的馍馍,用尽全身的力气,把它抛上院子里的梧桐树,然后盼望着喜鹊能把它叼走,当挂在树上的“百锁”没了的时候,我幼小的心灵就会特别满足,因为,我为牛郎织女这对苦命的眷侣贡献了自己小小的力量。

  晋城人过端午很有讲究

  讲述人:@老余  

  咱晋城人过端午是很讲究的。

  在端午节不可不吃粽子,端午节当天一定要包粽子,这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在于辟邪,当然味道也非常鲜美。过端午的时候一定要在宅院中“插艾蒿”,把艾蒿编成虎形,悬于大门外,或者用纸剪成老虎,粘上艾叶,贴在门上。

  小孩子是家人重点保护对象,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妈妈都要给我在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上花绳。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接着给小孩佩戴香包。希望借此求得安康、顺利,实现祛灾除疫的目的。大家在香包内填充上雄黄、朱砂、香草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形状各异,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有的地方将香包称为香囊、荷包,里面塞放白芷、排香草等中草药,小孩挂于胸前,大人系于腰间,香气扑鼻。除了防病健身,还增加了几分祝福。这些随身携带的香囊,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致,现在已成为了独特的民间工艺品。(文/本报记者 卫晋阳 图/本报记者 高 云)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