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峥)前天中秋节,台湾自然写作者刘克襄在上海季风书园,和读者一起“追寻食物与风土的温暖记忆”。当天上午,他还逛了上海菜场,为写作积累素材。
1957年出生的台湾自然写作者刘克襄,一直关心鸟类、生态、动物、环保等。他从事自然观察、历史旅行与旧路勘探近三十年,并编织各种生态环境故事,是华语自然文学和提倡生态保护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大树之歌》等文入选台湾中小学课本,北京世纪文景推出过他的《11元的铁道旅行》、《男人的菜市场》。
在讲座中,刘克襄分享七个旅行故事,观察当地自然环境和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我是透过这个,希望大家在菜市场意识到我买菜的动作是保护环境的动作。”刘克襄的关注点首先是饭桌的各种食材来源,大米、麦子、油菜、鸡蛋等。他习惯每到一地就去逛菜市,和摊主、菜农聊天,带回家的也不是通常的土特产,而是带着不同地域风情的“菜篮”。
在刘克襄的新书《男人的菜市场》中,他以“自然写作者”的身份漫游台湾各地菜市场,观察和捕捉隐藏在一蔬一果一小吃背后的细节。全书分五个部分:市场的走访,食材的意见,时蔬的采风,水果的身世,小吃的启发。刘克襄写道,“菜市场不只是买卖的所在,也有物产起落的提醒与指点。不少食物的内容随着生活形态的转变,合成物、添加物的发达,早已悄然演化……青蔬水果、柴米油盐不只是生活必需品,现在谈生态环保,恐怕也得从小处着手。”他细数各种食材的来龙去脉,如“乌脚绿:埋没的上品”,“居家常伴的龙眼”,“香瓜的风水轮转”等,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市场一隅挖掘浓浓的怀旧和再发现的喜悦。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