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台湾文化动态

台东: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留住“乡愁”

时间:2014年10月06日 13:0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华网台北10月4日电(记者 韩淼、陈键兴) “我们的餐厅、民宿有15个工作机会,都给部落里的年轻人。他们底薪在22K以上,有别的补助,也没什么花费,当然愿意回来。”台东县成功镇三仙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陈春妹无不自豪地说。

  所谓“22K”,即22000万新台币,是近年来台湾年轻人的平均收入水平。过去几年,陈春妹所在的阿美比西里岸部落,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失。为了照顾留守在家的孩子,她与艺术家范志明一起推广利用废弃浮球制成的宝抱鼓,教孩子们演奏母语歌曲。

  宝抱鼓乐团的表演大获成功,而这个面朝太平洋的部落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旅游、文创产业。陈春妹说,一定要能给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他们才能留下来,才能增加对部落的认同感。

  在台东,一个人口只有22万多、聚集了大量台湾少数民族部落的地区,还有许多像陈春妹这样的人,希望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留住那份独特的“乡愁”。

  在以稻米闻名的池上乡,郭丽津带着她的津和堂城乡创意顾问团队为当地居民提供培训与服务,帮助他们发现故乡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学会讲故事,创造出落实“慢活”精神的乡村社区。

  郭丽津在台北工作数年,是建筑与城乡规划科班出身,兼有人类学专业背景。她团队的6位年轻人,除了1名属于第三代返乡,其余都是被这块土地吸引而来的外地青年。

  “我们算是外来团队,以年轻人为主,所以看待池上会有不同眼光。现在台湾许多城市人对农村生活有向往,因为乡村保留了人情味、在地文化价值与饮食记忆。我们就是要帮助当地居民对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产生文化自信。”令郭丽津感到欣慰的是,他们的工作吸引了不少当地年轻人重返故土,找到自己的根。

  然而,年轻人的回流依然相对缓慢。另外一些人着眼于发掘留守老人的才智,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传承与发扬消逝中的文化记忆。

  东河乡隆昌部落的编织创作家龙惠媚,结合自己曾在医院外科缝针的经历与阿美人传统的编织技艺,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勾织手法。作品获得市场认可后,她看到许多部落妇女没有工作,便主动教她们勾织,并邀她们为自己的小店供货。

  只靠老一辈,想要留住乡愁还是远远不够的。木雕艺术家希巨·苏飞在都兰糖厂旧址租下一间废弃厂房,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设计制作的许多家居用品,灵感来源于儿时部落里常见的家具。

  “全球在变,部落也在变。我们的工作室主要是50岁上下的族人,年轻人不太可能一起学。但这些传统回不去部落,是非常可惜的。”希巨·苏飞希望年轻人尽早成熟,找到适合自己与部落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马迪]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