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特别推荐

汉字穿越历史,文化联接两岸――台湾知名作家张国立

时间:2013年10月30日 09:0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两岸在文化上、在历史上是一体的,没什么差别,人民之间的感情不可能被切断”――张国立 (图片来源: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一提起“张国立”这个名字,可能有人会马上联想到那位在海峡两岸很出名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演员张国立;本文的主人公也叫张国立,不过他来自台湾,而且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在台湾,他的名气和那位大陆“铁齿铜牙”不相上下,随着他的作品被越来越多地介绍给大陆读者,作家张国立在大陆的人气开始飙升。

  作家张国立1950年代出生在台北,曾担任台湾时报周刊社长,有台湾得奖专业户之称,岛内知名艺人大小S都是他的“粉丝”。张国立获过皇冠大众小说奖、时报文学奖、联合报小说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中央日报文学奖、香港亚洲周刊华人小说奖,等等。他的作品涉猎广泛,尤其见长于军事、历史类题材小说。

  第一批采访张学良的记者

  “1981年农历新年,张大千设家宴邀请张学良夫妇吃饭,还邀张群一帮老朋友作陪。张大千亲自手写菜单并下厨做菜。结果这顿原定于大年初一的饭局,拖到了十六才吃成……”这是张国立最新历史小说《张学良与张大千的晚宴》一书中所述故事的片段。对于自己创作这部历史小说,张国立说,其实自己和张学良先生颇有缘分。他说,小时候他就读的复兴中学就在张学良家附近,有时逃课追女友,为了躲避老师,就会绕道后山,“我时常能看见张学良夫妇在院子里散步,当张学良看到我时,就会用手指着我说,‘小子,你又逃课了’,当时自己年少轻狂,压根没想过这其中的机缘”。

  1993年,张国立有幸成为首批采访张学良的记者,采访中张学良还主动提起逃学的事,这让张国立感觉很温馨。张国立说,那次采访经历让他终身难忘,在张学良简约的住所里,目之所及都是书,为了方便阅读,书桌上有两盏台灯并排摆放,放大镜更是随处可见,《明史》和《孙子兵法》是张学良的最爱,“张学良的言语中处处透着睿智与幽默,同时不乏一丝浪漫,给所有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张国立说,小说《张学良与张大千的晚宴》中提到的那份菜单是真实的,那顿饭局也是真实的,但书中许多人物和情节是虚构的。张国立讲述了一个细节,他说,“一天我去台北双溪的‘摩耶精舍’张大千故居参观,一份菜单吸引了我,细看这居然是张大千的手笔,当时宴请的客人是张学良夫妇。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张学良还有那么一个关于饭局的故事。当时就有了以此为线索创造小说的冲动”。张国立说,1981年的时局,大陆正在推动改革开放,并且提出“三通”呼吁,让台湾方面非常紧张,唯恐张学良做些什么,整整一个春节都在监控。后来,国民党元老张群出面,才促成那顿饭局。张国立说,创作这部小说就是要反映威权时代下,台湾知名人士的悲伤和凄凉,希望能给当前时代一些思考。

  故乡在南京也在上海

  虽然出生在台湾,但张国立却和南京、上海有着很深的渊源。张国立的父母都是江苏人,母亲一家生活在南京,父亲则在上海中央银行工作,1949年父母随国民党撤到台湾,一家人就住在中央银行的村子里,整个村子说的不是上海话就是南京话。张国立回忆说,“从小我的父亲就过世了,印象深刻的是我家隔壁的沈伯伯,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上海人的个性特征。小时候,沈伯伯会带我出去吃饭,但只要看到我穿短裤、拖鞋,马上就会被他骂回家,他说外出一定要穿着整洁”。

  张国立说,那个时候沈伯伯给他讲了很多关于上海的故事,甚至包括小吃、建筑、马路等等,耳濡目染间,他似乎真的来到上海。1988年,当梦想变成现实,张国立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时,他说他竟然没有一丝的陌生感觉。他感慨地说,“一到上海,我就让朋友带着我去找小时候沈伯伯经常提起的地方,几幢老房子,还有沈伯伯家以前住的地方,都找到了……那种感觉真是很奇妙,就像拜访老朋友一样”。

  为了留住童年的上海,张国立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他内心的往事和人生的感悟,当然还有隔壁的沈伯伯、村口的大婶、面包店的老板……这些过客在张国立的笔下又回到人们的身边,他说,“我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反映1949年后上海人在台湾的生活,故事虽小,但人情味十足”。 描写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是张国立的特长,他的文字简单却充满生活味,很好地还原了生活的本真。

  宏伟的“三八”计划”

  张国立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的作家,早年当过记者,采访过越南开放、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等等,这些常人没有的经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这之后,张国立从媒体辞职,爱上了旅行,有一次,他把旅行途中的心得完整记录下来,没成想,那本竟成了畅销书,后来干脆在时报周刊开专栏,分享旅行故事和人生体验。

  说起在大陆的旅行经历,张国立脸上满是神采,他说自己对大陆各地风俗的了解甚至比很多大陆人都多得多,他坦言,不喜欢待在大城市,而对小地方情有独钟。他说,之所以喜欢不停地旅行,是因为可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比如在广州喝晚茶,茶楼会把白天做好的例汤拿出来卖,让人觉得,哇,果真广东人喝茶是从早喝到晚;又比如去昆山吃奥灶面,你才会了解那段关于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的故事,旅行是一种文化,很有趣”。张国立说,到当地了解历史、欣赏风景、品尝美食、体验生活,这些经历给了他创作无尽的灵感,他说,“我在台湾写侦探小说,第三本就写到广东肇庆,还写到了福建泉州,如果没去过这些地方,自然没有感觉”。

  虽然年过半百,但张国立的心态却很年轻,聊历史、聊旅行、聊生活,甚至是聊他与大陆演员同名同姓而闹出来的许多笑话,他样样都说得头头是道。但说起两岸间的文化交流,张国立变得严肃起来,他说,两岸之间人员、经贸交流很早就已经开始,反而走的最慢却是文化,文化的鸿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跨越。他说,“我相信两岸文化交流会愈来愈好,这一定是种很自然的融合。为什么台湾的小朋友念历史要从黄帝开始,因为两岸在文化上、在历史上是一体的,没什么差别,人民之间的感情不可能被切断”。

  从小就喜欢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张国立,对大陆很多地方非常感兴趣,随着往来两岸越来越方便,他给自己定了一个“三八”计划:造访大陆的8家博物馆,登上大陆的8座名山,探寻大陆的8个小城。(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记者 丁卫卫 刘志扬)

[责任编辑:王伟]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