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循迹陈氏金银世家 探寻百年古法技艺

时间:2013年11月29日 09:25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字号:       转发 打印

[非遗]循迹陈氏金银世家 探寻百年古法技艺

  在西安市近北大街不远处,有个叫立新街的地方,各式小吃、菜摊水果摊充斥在巷子里,浓郁的市井气息让你无法想到是,这里还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氏金银制作工艺第三代传承人陈燕清现在的“工作室”。

  本期视界,人民网陕西频道记者带你走进古城老巷中,循迹陈氏金银世家,探寻百年古法技艺。

  记者在立新街23号的门牌下,看到的是一个将通道半掩的菜摊,顺着菜摊往里走,才来到陈氏金银第三代传承人——陈燕清现在的“工作室”。

  “‘工作室’不到十平米,这里曾经是这里曾是两旁立着石狮子的四合院,经多次拆迁改造后,被分割成一排排平房。曾经,陈燕清的公公——西安鼓乐界泰斗李石根也住在这里。”陈燕清的爱人告诉记者。

  过去,这个的房间也是陈燕清一家三口的住处。如今他们一家已经搬到别处,因现在的楼房“做活儿”时难免会影响到邻居,所以还保留着在这里工作的习惯。

  陈燕清做活儿的工具大都是自制的,仅铁錾子就有不同大小粗细的。在她的眼中很多不起眼儿的小东西,都有变废为宝的价值。就像过去人们洗衣服用的棒槌,到她这儿便有了让银镯子更为圆润的大用处。“平时在路边捡来的铁丝,也被她细心的用烟盒收集起来,她随时琢磨着可以用到哪儿。”陈燕清的爱人说。

  因“文革”学校停课,陈燕清的父亲陈文池便让她跟着学艺。“父亲把工具给我,交代了怎么刻的深且直,我便从报纸上剪下来字,照这样子就开始刻。”从此,陈燕清的手工艺生涯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西安金属工艺厂工作时,陈燕清曾绘制了很多金银制作品的样稿。这些样稿根据制作工艺品的样式及颜色分为白描和彩色两种。她曾在1974-1975年间在西安美院进修,因自身也很喜爱绘画,所以就连制作工艺前期的样稿,也别有一番生动。

  翻到她和姐姐陈品清一起做活儿时的照片。她回忆到当年陈氏四姐妹跟着父亲学艺的场景,感叹道她们这样的纯手工的制作根本比不上如今用机器制作金银的速度,街上纯手工制作的金银饰品越来越少了。

  陈燕清的话不多,但只要谈起跟金银制作有关的话题,她总是说的绘声绘色。因在工作中发现并没有现成的书教她怎样制作金银工艺,她便在工作之余,写下了《金银首饰手工制作技法》,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出版。

  谈到金银制作,陈燕清总是会想起她已经过世的父亲。“我的手艺都是父亲教我的,父亲那一代会的制作工艺和经验都比我多,如果他在的话还可以多问问。”陈燕清惋惜的说。

  陈燕清总会应朋友之邀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些东西,铜车马、长寿盘等都是她的得意之作。当两位老人带着记者去参观陈燕清在陕西省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里陈列的作品时,细致讲解中透露着欣慰与自豪。不过高兴之余,陈燕清也会时常在言语间担忧这样的手工艺制作会后继无人……

  陈氏家族中,目前陈燕清将錾刻等技艺传授给儿子和外甥女,姐姐陈品清将手艺传给了侄女王筠及女儿张芪,但由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他(她)们都在从事其他工作谋生。

  记者离开时,顺着留有残破门头的过道望去,大家族的院落如今已经被改造成若干斗室,过道里堆砌的是各家晾晒的衣物、自种的植物和其他杂物。只有砖雕堆砌的高墙上残存“平安吉庆”四个字,隐示着陈氏家族金银制作曾经的辉煌……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