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非遗“曹州面人”:师徒两代传承曹州面塑

时间:2013年12月05日 14:13 来源:大众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非遗“曹州面人”:师徒两代传承曹州面塑

  何晓铮在中国(济南)首届非遗博览会上

  ◆1958年,65岁的面塑艺人李俊兴收何晓铮为徒。斗转星移54载,现年73岁的何晓铮继承并发展了师父的技艺和风格。就一项非遗项目而言,两代人传承了100多年实属罕见。

  ◆何晓铮把传授徒弟技艺当成事业的一部分。他的徒弟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目前已达160多人。

  □ 文/图 王玮琦

  何晓铮是山东省传统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面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面塑题材广泛,微塑、浮雕塑、大型中空塑、水晶封装塑等林林总总,或逼真或夸张,艳丽可人。多年来,他的作品在各级各类展览会上屡获重奖,2006年在天津市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工艺美术展览会上,他的面塑作品《穆桂英》荣获金奖。在“山东省庆祝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中,他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范传承人”称号。

  何晓铮的师父李俊兴是山东曹州府(现荷泽市牡丹区)穆李村人,他的家乡是闻名国内的面塑艺术发源地。李俊兴一生历经坎坷,远在上世纪初(1908年前后),年仅十五六岁的他凭手艺在旧济南府街头以摆摊捏面人维生。19岁那年,谙熟面塑技艺的李俊兴,为生活所迫闯荡江湖,去了沙皇俄国和东南亚诸国,是国人中最先走出国门把我国民间面塑艺术展现给异邦民族的中国人,他传奇的从艺经历是一代面塑民间艺人的典型代表。解放后,功成名就的李俊兴被济南市人民政府文化部门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是“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四位建所元老之一。

  1958年,65岁的李俊兴收何晓铮为徒,那年何19岁,恰与李出国卖艺的年龄相同。斗转星移54载,现年73岁的何晓铮继承并发展了师父的面塑技艺和风格。就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言,两代人传承了100多年实属罕见,其保护价值尤显珍贵。

  高中毕业的何晓铮,作为李俊兴选定的徒弟(成了关门弟子),被招入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何晓铮管李俊兴叫大爷,融洽的关系使外人难以看出他们是一对师徒。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