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释放纪录片的能量: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力、国际化迅速推进

时间:2013年12月12日 09:16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释放纪录片的能量: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力、国际化迅速推进

  央视纪录频道参加法国阳光纪录片节。资料图片

释放纪录片的能量: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力、国际化迅速推进

  《超级工程》海报。资料图片

  几年前,大概谁也不曾想到,在中国一度被认为是宣传片的纪录片,能够在今天的国际市场上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在开播3年多的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撬动下,中国纪录片的行业标准已经建立,整个行业的产业化水平迅速提升,中国的纪录片节目在国际主流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们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纪录片格局的同时,也越来越有效地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世界。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标准

  11月17日,成都。

  正值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天府厅门外挤满了人。这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

  所谓提案大会,就是各大纪录片制作机构或独立制片人,带着自己的纪录片选题和拍摄方案,接受各大纪录片播出机构和购买方的评估。

  “中国故事”是这次提案大会的主题,大会收到了来自中、英、法、德、澳等十几个国家的405件纪录片选题。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这次提案大会更重要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中国同行体验国际通行的市场化操作方式,而这将是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市场化的重要一环。

  纪录片在国际交流中的有效性,赋予了它在国家形象和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而要真正实现有效的传播,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是最基本的前提。纪录片节目品质的标准化,则是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基础,没有与国际水准接轨的产品,一切都无从谈起。然而,许多年来,国内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一直是模糊的。

  “纪录片、纪实性节目、专题片、宣传片、政论片在中国长期混为一谈。纪录频道通过推出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产品,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一个相对标准的纪录片样式。”刘文说。

  在中国纪录片行业,央视纪录频道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引擎作用。频道开播以来,收视份额年增长率达到55%,观众规模达到8亿,广告额连续两年翻番并已突破4亿元;频道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纪录片联盟,聚集了中国100余家电视台、150余家制作机构以及上千位制作人,对国内的纪录片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并进一步确立了纪录片的品质标准。而这一切变化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中国纪录片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从2011年开始,央视纪录频道每年参加国际上所有重要的电视节和纪录片大会。与国际优秀的纪录片产品相比,中国纪录片的差距显而易见,而造成这些差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刘文认为,是国内纪录片工业化生产流程的落后。

  “选题和拍摄方案是决定一个纪录片能否被市场接受的关键。在国外,提案会既是国外最市场化的方式,也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提案一旦通过,就有成熟的项目监理规范拍摄过程中的质量、成本,从而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而国内纪录片行业项目操作中的随意性占据了主导。因此,提案会或许正是在行业标准建立起来的基础上,中国纪录片向国际市场学习的第一步。”刘文说。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